伊朗问题、朝核危机、世界贸易争端……看上去,中美高峰会晤议题无不事关全球发展战略,但据《纽约时报》援引白宫消息,“会议记录80%的内容都是事先演练好的。”同1997年克林顿特设国宴盛情款待江泽民相比,布什对胡锦涛的态度明显带有一种疏离。
形式上的争纷其实也是华盛顿对华矛盾姿态的一种投影。超级大国美利坚一方面对中国经济的振兴、全球化转型表示欢迎,并把中国看作是参与解决朝核、中东危机的潜在伙伴,然而另一方面,华盛顿也暗暗担心自己面对的将是一个政治经济上的强有力的对手。
美国忧心忡忡地关注中国如何迅速在非洲和南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现在,摆平新一轮危机又成为当务之急,美国希望尽快瓦解德黑兰核计划,取得中国的支持,尤其是在世界贸易问题上。在谈到美中贸易逆差、中国商标和科技侵权案,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时布什曾说:“我们期待着中方的更多参与。”
在北京看来,“国事访问”也许更是一种信号,其实质内容倒在其次。如果能够得到世界超级大国的最高礼仪接待,2003年上任的胡锦涛更能彰显其泱泱大国领导人的权威。至此,胡的外交表现不仅只令美国人猜测“Who’s Hu?”另外,就胡锦涛最关心的台湾问题,中国急需美国的表态,将一直有台独倾向的陈水扁逼进死角。作为回报,布什希望中国多向伊朗施加压力,至少不要阻止联合国的制裁计划。
为了给胡锦涛本周二开始的的四日访美日程打好前站,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早先率领200人的商贸代表团周游美国,签署160亿美元的订单,其中包括采购 80架波音飞机的庞大框架协议。这份厚重的外交礼单来的恰是时候,目的在于安抚美国国会对美中巨额贸易逆差、大量工作岗位流失的焦虑,平息国会议员强烈要求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声浪。中美商贸官员还就开放中国通讯、医疗器械市场,加强打击盗版现象展开了讨论。
胡锦涛访美前夕,北京还主动向梵蒂冈、西藏流亡领袖示好,并借杭州召开世界佛教论坛之机,先入为主地传播和谐之音,掩盖外界对中国宗教政策的批评。不过,中国的这番良苦用心恐怕收效甚微。《华盛顿邮报》对中国所扮演的“积极的全球化角色”表示怀疑,并警告说,美中之间的这种“虚弱的战略联盟”既不能解除朝核危机,也不能缓解达尔富尔地区冲突。布什本人也因为忽视北京的民主及人权缺乏,对华政策过软而遭受来自国会方面的日益增强的压力。虽然布什刻意保持距离,不设国宴款待中国客人,也终将于事无补。
德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