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姐大手笔 13年前“金色冒险号”的偷度客如今怎样

发表:2006-04-11 00:2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差不多13年前,286名中国移民挤进“金旅号”冒险偷渡来美国,但货船在纽约皇后区对开海岸搁浅,造成一宗10人死亡的轰动惨剧。今天,幸存者的生活和遭遇各有不同,不过大多还在继续追寻未能实现的美国梦。《纽约时报》专题报道了部分“金旅号”生还者经历惨剧后的故事。

  “金旅号”生还者的遭遇各有不同,有反对中国一胎化政策而寻求政治庇护的父亲,被遣返回中国后被逼绝育,之后再偷渡回美;一名偷渡时只有十多岁,现已长大成人的男子,已经成为了餐馆老板;亦有一名男子,在十年后突然收到遣返令,要他向当局报到,等候遣返,虽然那时候,他已经成家立室,并已建立了自己的事业。

  逾半被遣返者再偷渡来美

  “金旅号”在1993年6月6日晚上搁浅后,大部分乘客都被拘留和迅速遣返。不过,到了差不多13年后的今天,大部分人仍在美国生活和工作,其中多数人都不知自己可以逗留多久。110名之前被遣返的人之中,至少有一半人,在经过多年拘禁后,再次非法来美国。

  虽然大部分“金旅号”乘客现时的生活状况,以及身在何处,都不甚为人所知,不过,根据其中一些接受访问的乘客、一些长期为他们打官司的律师和活跃分子,以及一名追踪了他们经历长达两年的纪录片制作人所描述,可大概知道他们的境况。

  他们在美栖身的地方,由纽约布碌仑、德州奥斯汀,以至乔治亚格林斯博罗都有。大部分人都在害怕被捕和遣返的恐惧中生活。

  落地生根也接遣返通知书

  据那些追踪和企图协助他们的人所说,约有220名“金旅号”乘客仍在美国居住。其中53人在1997年获释,之后大多仍未争取到身分;约有50多人在1990年代初保释外出后消声匿迹;另外有差不多人数的人,则成功取得政治庇护,当中少数人成为了公民。

  另有60人,在被遣返之后,偷偷地再来美国,包括上述被逼绝育的董先生(音译Y.C. Dong)。育有3名孩子的他,在1993年被美国法官裁定他对中国一胎化政策的恐惧只是“个人主观”,因而不获政治庇护之后,于1996年被遣返中国。他回国后遭当局拘禁、殴打、罚款和被逼绝育。后来,他在1999年使用假护照搭机再来美国,并向亲友借了5万元来向蛇头偿还偷渡费,然后重新申请政治庇护。但,他的申请被自动否决。

  现时住在阿肯色州的董先生,通过翻译在电话中向《纽约时报》说:“我几乎觉得我的人生已没希望。”他现时在一家中式自助餐馆做厨师,一星期工作72小时。“不过我仍然希望,有朝一天我可自由地住在这里。”

  “我有这种感觉,就是美国应该好得像天堂一样,否则为甚么我们那么多人想来这里?”董先生说。

  35岁的林先生(Lin Yan Ming,音译),被拘留在美国监狱3年8个月之后,终于在1997年2月获释。不过,和很多同伴一样,他尝试申请政治庇护但不成功。之后,他在纽约布碌仑一家餐馆当外卖员,经常要冒着被暴徒殴打和抢劫的危险工作,终于,他储够钱创业,并结了婚和生了两个孩子。但在获释7年后,他收到了一封遣返通知。

  “金旅号”事件拍成纪录片

  这封通知促使共和党国会众议员柏勒特斯多次提出一项私人法案,要求让31名申请不到政治庇护的偷渡客得到永久居留身分。虽然法案获通过的机会很微,但它至少已为林先生提供了一种临时保护。

  该31名男子获得一些法律界人士协助他们继续争取身分。一名纪录片制作人高汉(Peter Cohn),与其中大部分人联络,拍摄了一出有关他们故事的纪录片。影片将于4月26日晚在纽约曼哈顿贝翠卡电影节中首映,而该31名“金旅号”乘客,当天会在纽约华埠美洲华人博物馆重聚。

来源: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06-04-10/86669.html
遭遇各有不同 13年前惨剧华裔幸存者续寻美国梦 。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