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主体性经济再临新春

发表:2006-02-08 02:0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自从陈总统元旦文告抛出了“积极管理”的政策大方向后,整个台湾的经济展望顷刻间由阴霾转向开阔,一月十二日股市冲上六千七百九十七点,创近二年的高峰。大年初一,陈总统再抛出“废除国统会及国统纲领”的论调,新春大年初六股市亦应声开出了红盘,开启了狗年的牛市行情。

统派媒体及分析师当然难掩其酸溜溜的感受,并以“矛盾看股市长红”来表达其心情。可笑的是,他们还以“最可能的理由是陈总统以往类似的谈话反反覆覆,海内外习以为常,不再严肃看待了”来做阿Q式的自我解脱。

其实,我国股市之由衰转盛,若大家能抛弃“意识形态”,回归台湾主体之思维逻辑去推理,绝对可以观察到,此次股市令人兴奋之表现,是对政策正常化而自然的反应,且自去年第四季就已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循。去年四月五日,陈总统为因应中国通过反分裂法后的两岸政经新形势,邀集了府、院、党会商,作出“两岸经贸绝不能一味开放”的决定,七月二十六日在外国特派员记者会上亦重申“不能有效管理宁不西进”的决心。可见陈总统的元旦文告是经过长期思考后对国民的一种负责任的政策宣示,绝非“即兴之作”,而有其深层的政策意涵。

事实证明,自从去年四月会商决议“不能一味开放”后,尽管金管会越俎代庖,力主“提高投资中国四十%上限”,经济部积极评估高阶制程的晶圆厂、封测厂登陆,交通部也兴致勃勃推动直航,但这些开放计画,吵归吵,后来均未实现,台湾经济终于获得了一段生聚养息的机会。结果,去年第四季后景气即开始稳健回升,成长了五点二八%。

显然台湾过去经济之问题,不是台湾“自外于中国”,更不是没有利用“崛起的中国市场”,而是过度的在意,过度的投资,过度的依存而失去了自我提升的良好时辰。过度的中国化,亦使产业延缓了国际化的进程。

此次国家之清醒,台湾主体性经济的再出航,当然深深让统派学者坐立不安,这一点可以由近日来统派媒体不厌其烦对阿扁总统“积极管理”政策的攻讦看得出来。他们说:“扁政府执政下的朝野互斗与国家机器空转,以及两岸政策故步自封,甚至继续采取扩大严厉锁国政策,是狗年景气看好的隐忧。”并以此高度质疑,唱衰复苏中的台湾经济。他们似乎也正在透过在台的美商团体,经由华盛顿来施压台湾,要求开放对中国之直航,目的就是要政府恢复过去“依附大中国经济圈”的边陲经济路线。

欣慰的是,新任阁揆正式上任之后“走正道、做实事”,九天的农历春节假期中已给外界“冲!冲!冲!”的深刻印象。维持与立法院之互动,改善与在野关系虽列为目标,但依六年之经验,希望不大。现在苏内阁首要任务是如何坚持投资台湾之台湾主体经济路线,不要再被统派之言所误导,不被亲中势力所威胁,以世界为伍,将已严重向中国倾斜的台湾经济拉回到海洋经济的原有位阶,完成人民对绿色政权之付托。

距二○○八年只剩二年时间,时间虽短,但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总统之元旦文告,积极管理对中国之投资,加码台湾,届时台湾经济必将重现一片荣景,股市亦必能冲上另一高峰。

自由时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