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有许多事迹流传给后世,其中与施琅与间的史事,一直被后世称颂。
施琅是福建晋江人,原是明朝总兵郑芝龙的部下,顺治三年,清军攻占福建,施琅随郑芝龙降清。后来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占据海岛反清,招施琅一同反叛,遭到施琅的拒绝,施琅的父亲、弟弟、子侄都被郑成功杀害。康熙即位后,施琅被升迁为福建水师提督。此后,朝廷一直任用施琅打击郑成功的海上势力。
康熙七年,施琅上疏密奏,极力要求加紧进攻台湾。此时郑成功己死,其子郑锦继续统治,但因兵部意见不一而未付诸实施。施琅也因此被裁撤了福建水师提督之职,授为内大臣。
康熙二十年,郑锦死,康熙重授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施琅治军严整,精通水战,了解海上风向气候,所以战无不胜。康熙二十二年,他率军攻打澎湖,眼睛被乱箭射中,但最终取得了胜利,统一了台湾。施琅因功被封为靖海侯。
捷报传来时,正值中秋,康熙大帝非常高兴,赋诗表扬施琅之功,并赐给他御用袍及其它服饰衣服。施琅上奏推辞侯爵,乞请依内大臣故例赏赐花翎,当时朝廷议论纷纷。但康熙命施琅不要拒绝封爵,并依允他的请求赐他花翎。根据施琅的建议,朝廷在台湾设立三个县、一个府、一个巡道。这充分表现了康熙帝对施琅的信任。
康熙二十七年施琅入朝觐见,康熙大帝对他说:“你此前做内大臣共十三年,当时还有人瞧不起你,只有朕对你了解深刻,待你优厚。后来海上寇贼占据台湾、为害福建,朕对你特加擢用,你不负任命,一举歼灭寇贼。有人说你恃功自傲,朕便命令你北上来京。又有人建议应当把你留下来而不要再归遣南方。朕想到动乱之时尚且能够用人不疑,现在天下己平定,难道反而怀疑你而不放你回去吗?现在朕命你仍然回覆原任,你应当更加谨慎,以保持自己的功名。”
施琅攻克台湾后,有人认为他必定要为父报仇,对郑氏大加杀戮。施琅深明大义的说:“孤岛刚刚收复,一旦杀人,恐引起不测。我之所以辛劳苦战,是为了国家重任,不敢因此而顾及私情。”
康熙大帝用人不疑,施琅兢兢业业,更加尽心效力。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