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中国人身上发现抗艾基因

发表:2005-12-04 05:0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人体中是否有基因可以抵抗艾滋病?在1日暨南大学举行的“首届中国东南部艾滋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关专家透露,中美两国专家合作研究后在两名中国人身上发现了“杂合子”基因。该基因此前在白种人身上证实有抗艾功效。
据悉,暨南大学艾滋病基因与疫苗研究中心、广州市传染病医院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艾滋病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去年开始合作,进行有关抵抗艾滋病感染与基因关系的研究。

目前,研究组已采集到1000多份健康者的血液样本,并对其中512例展开了研究;同时广州、深圳等地采集了300个HIV呈阳性或已发病者样本及30例反复暴露后仍未感染艾滋的样本。

“经过对比这三大人群的DC-SIGN基因,我们发现,具有这30例反复暴露后仍未感染

艾滋病的人中有两例拥有极为罕见的‘杂合子’基因(绝大多数人为‘纯合子基因’),而此前,已有研究证明该基因在白种人身上有抗艾功效。”暨南大学艾滋病基因与疫苗研究中心主任曾耀英称,目前该研究在寻找中国人抗艾基因研究中取得了进展,但最终结论还需进一步论证。

长期以来,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一直被认为是艾滋

病毒载量最高的“毒库”。但曾耀英指出,近期科学研究发现,血液中艾滋病毒载量只有2%-5%,远低于肠道内80%的载量水平,“艾滋病主要入侵淋巴细胞,肠道中集中了很多淋巴结和淋巴细胞,艾滋病患者真正的毒库在肠道!”美国华盛顿大学朱托夫教授也指出,今后锁定艾滋病人肠道寻找治疗药物将是必然的方向。

东南快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