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争:谁制定游戏规则?

发表:2005-10-08 01: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跨越欧亚大陆,日本与德国的地位曾非常相似,因为都是二战战败国;而如今,日本更象英国:在亚洲,却不神似亚洲,同时与美国保持着甚至比邻国更紧密的关系;未来的几十年,日本的野心应更似法国:杠杆亚洲的力量为其在国际事务上获得更多的发言权,同时防止被强大的邻国挤压。但是,亚洲毕竟不是欧洲,只因欧洲没有一个象中国这样的潜在游戏规则制定者。

经济学人杂志认为,中国的崛起不但在改变日本的地缘战略,日本的政治也在随之改变。

确凿的事实是,导致日本未来不乐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而不是目前中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对日本已经形成了真正的威胁。虽然,中国的国防预算以每年 12.6%的速度扩张,但其军事力量并不如日本宪法上被限制的自卫队先进。中国军事上不断加强使中国可以威胁台湾,甚至更远,这让日本很头痛。但这不只是日本的问题,亚洲其他国家也对中国的崛起非常怀疑。

亚洲各国对中国庞大的市场非常痴迷,但并不依赖。1999至2004年间,据法商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提供的数据,在亚洲各国中,韩国与中国保持最紧密的经贸联系,但中国仍然只占韩国进口总值的10%,出口的14%。

中国对日本在经济上并不构成明显的威胁。相反,两大经济体互补性非常明显:日本的优势在电子品、工程技术和汽车工业这样上游的行业;而中国的优势在于下游具有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加工制造业。

而韩国顶尖的跨国公司对日本构成的竞争压力要远大于中国:电子产业的三星公司、能源工业的浦项钢铁(POSCO)和汽车船舶制造业的现代;而在高科技上,中国对日本构成的威胁还不及意大利。但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对日本经济上的影响还不足以使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真正的威胁不在目前,而在未来。如果中国的经济、地区影响力和军事实力仍然以目前的速度狂飙,在未来的25年,中国将有能力对整个亚洲地区形成威慑力。当威慑力形成时,其他亚洲的国家将因为害怕更糟的情况出现而不得不放弃对中国的不信任与其结好。届时,中国将有能力成为亚洲地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从能源、贸易、投资、环境到地区安全。

这将在大大打击日本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对日本的国家利益形成真正的破坏,因为日本的野心就是成为亚洲地区一系列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届时,两国几千年历史的戏剧将重演:日本或与中国发生冲突,或臣服。这正是日本最为惧怕的,即便是战争,日本历史上从未面对过真正强大的中国。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应对中国潜在的强势,日本政治开始右倾。甚至日本最左翼的报纸朝日新闻对北韩和中国开始显露出敌对的倾向。而最近中日在东中国海上的能源之争对日本的决心是一大考验:如果日本在春晓油田问题上让步,中国的扩张会就此停止吗?中国对能源的饥渴之能使其更加贪婪,因此一个明确的界线必须被划定。

“小泉首相自上任后一直坚守支持美国,并加强美日关系的政策,同时倡议‘东亚共同体’以加强日本与此地区国家在安全和经济领域上的合作。”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长田中明彦说道,“这两项政策也就是日本安全战略的两大支柱。”

虽然日本民间对小泉的右倾政策感到不安,但日本社会的主流民意的确逐渐向右倾斜,日本人确实对于其在亚洲长期以来不曾被威胁、质疑的领导地位如今却遭逢中国的挑战感到不安。

美国外交委员会高级研究员何理凯(Eric Heginbotham)在布鲁金斯学会举办的座谈上,中日间争论的领土问题其实并没有太大价值,就算是东海的油田恐怕也没有丰富储油。除了台湾问题之外,中日之间其实并没有实力平衡的问题,真正会使两国关系恶化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历史问题和民族主义兴起”的作用。

很多日本人认为,中国政府利用历史问题来激发民间对日本的仇恨,以达到转移中国国内矛盾的目的。

日本的官员认为,为了遏制中国在战略上的扩张,必须加强与中国的经贸联系,因为反过来中国也会受经济发展需要的牵制而在外交军事的扩张上相对谨慎。同时,日本也积极在亚洲发展与印度的战略关系,以制衡中国。

正如英国与法国和德国的关系,作为离岸国家的日本必须力图保持与陆地强权的独立性。同时,与英国相似的是,日本同样希望能够对亚洲的发展走向上即游戏规则的形成构成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日本必须在中国足够强大之前对其形成制衡力,这就是日本政治上必须改变的根源。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