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港儿童联手调查显示:公民素质问题值大人反省

发表:2005-10-03 03:3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昨日,广州市少年宫和香港小童群益会共同公布一份穗港儿童关于公民素质调查,调查显示:在涉及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问题中,选择“总是见到”、“经常遇到”、“偶尔见到”一些不文明行为的人数高达半数以上。相比广州,香港儿童比较注重公共道德,但是两地的公民素质还有待提高,不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行为时有发生。

  调查涉及公民素质等内容

  此次调查分别面向广州、香港发放问卷各500份。其中广州接受调查的孩子大多在11~12岁之间,香港的以11~14岁的居多。调查涉及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受调查对象所见到的反映公民素质的行为;二是面对不文明行为的反映;三是受调查对象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国家的认同感。

  在公民素质的调查上,面对“搭乘公交工具(巴士、地铁、火车)时有人争先恐后”的问题,广州孩子30%表示偶尔见到,表示经常见到的有34%。而香港孩子表示偶尔见到的有36%,表示经常见到的有18%。

  面对“公共场所的非吸烟区有人吸烟”问题,表示经常见到的广州孩子有34%以上,表示偶尔见到的有30%左右。但在香港,表示经常见到的孩子有18%,表示偶尔见到的有36%以上。

  其次在“深夜时分有人在你家附近活动发出很大声响,对你造成干扰”这一问题,广州孩子和香港孩子都有很相近的观点,认为比较少见。但在“有人在公众地方污染环境,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问题上,广州孩子表示经常看到的占了38%,香港孩子仅有20%左右。

  香港儿童比较注重公共道德

  在涉及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六个问题中,选择“总是见到”、“经常遇到”、“偶尔见到”一些不文明行为的人数合计高达50%以上。相比广州,香港儿童比较注重公共道德,但是两地的公民素质还有待提高,不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行为时有发生。同时也提醒我们,提高公民素质任重道远,为了给下一代提供榜样、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体公民应该从我做起,提高自身素质。

  面对不文明行为,大多数广州儿童选择作出积极反应,敢于和不良现象作斗争的勇气可见一斑。而香港儿童则多选择“不出声,但作出不满表示”。

  受调查对象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国家的认同感上,广州儿童对国家有很强的认同感,有超过95%的人“非常同意”和“同意”以作为中国人而自豪”;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大川感到“非常自豪”和颇为自豪的人超过90%。

  相比广州,香港儿童也有较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但选择“颇为重要”、“颇为自豪”的人多于选择“非常重要”、“非常自豪”的人。


(信息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