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青少年的新时尚 MySpace(图)

发表:2005-09-08 02:4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图为MySpace网站的参观画面

MySpace.com近日在美国社交网站中崛起,其点击率已超越Google,会员多为青少年且多达2千8百万人。对于流行音乐的促销作用,已有媲美MTV之态势。

据《纽约时报》之报导,某俱乐部创设人威尔森(Keith Wilson)还记得在MySpace问世之前,人们彼此以"Keith" 或"Joe"等普通名字相称呼。现在人们叫他为 "Keith 2.0",其友为 " Joeymachine ",这些是他们的MySpace名字。

25岁的威尔森,最近主办名为Club Moscow的系列摇滚演唱会涌进了大批歌迷,全拜MySpace网页上的广告张贴所赐。他说:“我全靠MySpace来经营我的生意。我已经好几年没用传单了。”

MySpace.com 是个社交性网站,创设于2003年秋。与Friendster性质相似,但以传播流行歌曲为取向,融合了部落格(blog)、AOL的即时讯息、 Craigslist.com的分类广告、Evite.com的邀请服务,以及match.com的择偶启事等众家所长,迎合了时下青少年的喜好。在几年内便吸收了千万名青少年,成为他们维护个人网页的地方。

虽然会员不乏年逾二十者,但个人网页通常带着“青少年卧室”的样貌--花俏的图案点缀、亲密的照片、酷炫海报,衬以嘈杂的音乐;该网站也是数位相机与手机影像作品的展示地。MySpace还有一项很受欢迎的特点,即个人可编排好友图库。透过好友的照片,可连结至其网页。许多学生将个人好友数量之多寡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据comScore MediaMetrix公司之统计,MySpace在四月份的点击量已超越Google。又据Nielsen/NetRatings公司之调查,该网站的用户平均每月造访计1小时又43分钟,相较于facebook.com的34分钟与Friendster的25分钟。

网站的创办人29岁的安德生(Tom Anderson)与39岁的狄沃夫(Chris DeWolfe),对现在的成绩也感到讶异。安德生说:“我们怎可能超越Google?我母亲知道Google,但她没听过MySpace。”安德生原系加州大学洛山矶分校电影艺术硕士,他协助狄沃夫经营一家互联网行销公司时便构思设立MySpace。当时互联网商务正值2000年泡沬化后之恢复期,而 Friendster与 Facebook等网站正风靡一时。

狄沃夫则拥有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商业硕士学位,目前主管网站财务。他说:“我们起家的方式,有点像开家酒吧。”他们将网站消息告知朋友,以及在酒吧、夜总会及演唱会所邂逅的人们,不久网站名声不胫而走。由于以推广音乐为取向,许多独立制片人、创业演员,特别是无约乐团们纷纷运用该网站介绍他们自己及作品。许多籍籍无名的团体,因 MySpace而捧红,其功劳不亚于MTV。

美国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执行长默多克(Rupert Murdoch)在7月同意以5亿8千万美金之高价买下MySpace的母公司Intermix。新闻集团看中了该网站在年轻族群的接受度,而电视或报纸通常较难于触及青少年。MySpace对会员完全免费,它的收入来自每张网页上的横幅式广告。令人称奇的是,它并未提供什么创新的服务便能闯出一片天地。

由于MySpace的急速成长,创办人表示,其公司近期将与唱片大厂合伙建立自我品牌。他们也坚持在未来并入集团后,要一本初衷地保持MySpace的原貌。

(大纪元记者陈常鹏编译报导)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