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人民币升值后的疑问

发表:2005-08-03 00:4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英国《金融时报》王明(Mure Dickie)08月2日北京报道/中国央行最近称,人民币汇率目前由市场力量决定,它还否认了有关人民币将进一步升值的计划。一位驻京经济学家对此做出了回应,他用英国政治讽刺剧《是,大臣》(Yes, Minister)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做了解释。

“只有政府否认的时候,你才能肯定那就是事实,”这位经济学家说。

中国人民银行坚持认为,7月人民币微幅升值2.1%将是政府最后一次指令性升值,而外界对此普遍表示怀疑。

的确,正是由于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强烈,加上给投机者一次单向赌博机会所带来的风险,才促使央行进一步否认升值,并强调人民币汇率目前是“根据客观规律”确定的。

但这些说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发表的声明,可能会带来破坏其新汇率政策信誉的风险。人民银行的声明试图把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描绘成“某些外国人”谋取私利的诡计。

虽然中国在7月引入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几乎没有观察人士会怀疑,官员们对人民币汇率仍有最终发言权。

在北京,人们还普遍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希望人民币升值幅度更大,以解决日益飙升的贸易顺差问题,并减少投机资本的流入。贸易顺差问题已引起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而美国是中国至关重要的贸易伙伴。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明显在邀请外国人向中国施加升值压力,他当时承认,“如果有更多外部压力,可以促使改革的步伐更快一些”。

7月21日人民币升值后,部分人士曾与央行官员进行接触,他们的印象是,官员们在私下里很乐意听到国外对人民币升值的进一步呼吁。

“他们差不多就像在说,他们欢迎(进一步升值)的压力”,高盛(Goldman Sachs)驻香港经济学家梁红表示。

分析师表示,2.1%的升幅或许对政策试水有用,还能帮助中国企业习惯汇率不确定性的增加,但它几乎不能解决美国对人民币被低估的抱怨,也不能阻止投资者赌人民币升值。

央行周五声称,7月21日的升值已经“调整了”人民币,之后,人民币的水平已经“反映了市场供求,以及国际市场上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动”。

但在央行主导的中国外汇市场上,交易员们暗示,央行正积极控制交易水平。

很多经济学家已警告中国,不要将汇率固定在8.11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水平。

“(若中国不进一步升值),过去两年中,所有与人民币被低估有关的问题都将继续存在,有些甚至可能更加严重,”国际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莫里斯•戈德斯坦(Morris Goldstein)周五对路透社(Reuters)说,“我认为那会铸成大错。”

近期人民币的窄幅交易“似乎有些麻烦”,高盛的梁女士说。她指出,人民银行似乎有时候甚至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往下压。“如果你想给汇率创造双向风险……这样做达不到目的。”

美国参议员们对中国日益飙升的贸易顺差都忧心忡忡,这也使得一些报复行动的威胁依然存在,比如提议的对中国进口产品施加27.5%的关税等。

“如果升值贯穿八、九月份,直到今年底,那么我们就能乐观地认为,这是中国让汇率政策符合国际准则的一次重大改革,”美国参议员林塞•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上周说。格雷厄姆是关税报复议案的发起人。

“如果仅仅升值2.1%,而没有其它大的变化,那么这只是政治上的遮羞布,”格雷厄姆先生说。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