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重要国际问题专家探讨防止和解决台海冲突

发表:2005-05-29 08: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和中国改革开放论坛日前在北京共同举行会议,美方和中方的重要国际问题专家从不同层面交流探讨如何防止和解决台海冲突,讨论的内容包括非军事和军事因素,以及美国和亚洲地区国家在台湾问题中的作用和看法。

在会上,卡内基基金会中美安全问题的高级研究员史文(Michael Swaine)谈道,两个因素加深了台湾问题的复杂化,一是台北和北京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相互信任且可靠的交流渠道,双方都不愿作出任何互惠性的妥协,而是坚持各自的零和博弈立场。二是美国作为双方对话的潜在推动者,也在不同程度上不被双方所信任:北京将美国看成是一个飘忽不定的、有潜在敌意的霸权国家,企图无限期地拖延“不战、不和、不统、不独”的状态,并以此作为它试图困惑和胁制中国的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台北一方面将美国看作是它必要的抵制中国压力的保护者,另一方面也害怕美国背信,利用台湾的命运为代价来反抗或者安抚北京,所以,虽然台湾要求得到美国更多的政治与军事支持,同时却也阻挠华盛顿和北京之间达成任何有关台湾未来的共识。史文说,美国的政策本质上是“阻碍行动”,即在防止威慑及冲突的同时欢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对话,美国政府希望大陆和台湾最终能变得更加温和与包容,从而保持这个地区的长期稳定。主流观点认为美国应该进一步促使双方达成共识性的纲领,以保证台海局势在今后二三十年中维持现状,因此美国需要通过施压、劝说、秘密沟通等多种方式的结合来促成信心建立对话,从而使台独和动用武力的想法变得不可能。在近几年内,美国很可能继续使用上述方法。

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美国军事的高级研究员麦克·奥汉龙(Michael O’Hanlon)说,使用武力对于中国来说风险在于美国的干预,这不仅会造成中美之间的敌对,还会导致中国的战败和军事上的极大损失。如果台湾发生战事,美国的基本应对准则将分为非军事反应和武力反应。假如台湾率先挑起事端的话,美国的第一反应不是进入战争,而是公开严厉指责北京,同时私下要求台北收回它那引起危机的言论。如果非军事行动无法取得效果的话,美国要么直接使用武力,或者公开声明在哪些情况下它会参战,留给大陆最后的机会来决定是否避免战争。美国的民众会像伊战中一样,虽然对突发战争感到为难,但仍会跟从他们的总统以保证获胜。如果中国在反美军事行动中有所约束的话,美国也会相应地有所约束。

艾西利·特利斯(Ashley J· Tellis),卡内基基金会国际安全和亚洲问题的高级研究员对亚洲国家的反应提出分析。他说,大多亚洲国家欢迎北京强调和平合作的姿态,它们乐于同中国进行经贸往来,从而被中国这一推动亚洲繁荣的引擎所带动,并且希望这种经济互存关系也能让中国的政治军事行为更为负责和谨慎。然而,亚洲国家也都不想看到区域霸权的出现,但有趣的是,正是目前让它们和中国一起富起来的经济互存关系才使得中国有可能成为亚洲的霸权。面对这对矛盾,亚洲强国如日本、印度和俄国采取了“内部平衡”的策略,一些较小的国家则希望强国的存在及其外交行动能够平衡中国的崛起。中国的邻国同意美国是维护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和平相处的关键,事实上,华盛顿是让亚洲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国获得经济利益而不必担心政治后果的“解围人”。然而,台湾问题会完全破坏稳定的中美关系,也就是破坏了美国充当解围人的前提条件,所以大多亚洲国家希望中国放弃用非和平手段统一国家的目标。

(《卡内基中国透视》月刊Carnegie China Insight Monthly2005年第5期供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