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董建华决定在任内辞职下台,政务司曾荫权按基本法安排会有不多于半年时间署理特首一职,在占有行政资源优势和其他有意角逐特首者未能有充足准备下,均令到他在随之而来的特首角逐游戏中突然变为顶级大热门。事实上,在董建华是否已经向中央提出辞呈的消息仍闹得沸沸扬扬的两个星期内,在一些本来同被视为未来特首热门人选的人士仍未弄清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局时,曾荫权在传媒的跟风吹捧与部份社会人士的配合造势下,就已迅即一跃成为最强势的竞逐者。当全国政协会议上周闭幕,董建华正式被中央批准辞职时,香港社会似乎都已认定了曾荫权在稍后7月份的补选中稳坐钓鱼船,余下问题只是应该是2年抑或是5年而已。
正由于曾荫权已普遍被认定将会是未来特首,于是香港各方政治势力,尤其是各主要党派在争议任期长短时,表面虽各自大谈法律精神及立法原意,但实质上却同时表露了他们对曾荫权升做特首的真正态度。接受者自然希望他一接任就可以有五年时间;不喜欢或有抗拒者则自然希望只是补足余下任期的两年,好让两年后又可再次为自己的人选造王。在如此背景下,自由党与亲中的民建联均异口同声认为应该是2年,而民主派则坚称应为5年,取态不同实是各有盘算,但也正好彻实地反映了香港的政治生态。
●取态不同各有盘算
先以自由党来说,他们一直代表着工商界的利益,支持财政司唐英年竞逐未来特首更是公开的诉求,并且早已积极埋班,大有视第三届特首为囊中物之势;早前党主席田北俊为了打击曾荫权的声望,更不惜藉西九龙文娱区发展计划批评曾荫权只手遮天,出言之狠十分少见,让人感到自由党似乎不再卖前朝高官之账,对未来特区政府最高权力争夺战似是胸有成竹。谁料形势急转直下,现时曾荫权成为特首超热人选,对自由党的盘算无疑是极大打击;况且双方之间的关系既已受到一定伤害,自由党对曾荫权做特首心中自然有所忧虑,支持稍后选举的特首任期应为两年,除了对曾荫权可起制衡作用外,主要是让唐英年两年后仍有机会卷土重来。
至于以民建联为首的亲中阵营人士,他们的考虑基本上与自由党吻合,而且对于曾荫权极可能成为真命天子,有着更大的抗拒。这种情意结有其历史因素使然,因为早于回归前,香港的亲中阵营就是不断在与港英政府的斗争中发展过来的,他们的直接对手,往往就是港英政府各部门中的行政高官。
●唐英年有卷土之势
回归后,这种政治上的对立虽然不复存在,但当年的高官如今不少仍在特区政府高位,基于彼此的意识形态与政治理念的不同,再加上以前的对抗性关系,不少高官与亲中人士或政党的合作关系,远远不如自由党及民主派。例如曾荫权,他能在港英年代不断提升,主要靠全心全力执行殖民地政府的大小政策,彭定康任港督时,他更直接因为处理居英权如斯敏感的问题而进一步上位,他与左派的关系,肯定不能以良好相称。行政会议中四名亲中非官守议员集体行动,情愿留在北京出席政协会议,而不回港参加曾荫权署理特首后的第一次行政会议,就明显暴露了彼此间的矛盾。所以,众多特首热门人选中,曾荫权肯定是民建联及亲中阵营最不愿意接受的人,加上左派内部确实一时未能有自己可孚众望的人选,于是只有行缓兵之计,赞成两年之议。至于曾荫权与民主派的关系,肯定比民建联等亲中人士良好得多。彭定康年代要扶助民主派壮大,曾荫权便是有关政策主要执行者之一,他与部份民主派人士,例如郑经翰的私交甚笃,也并非甚么大秘密。曾钰成曾公开抱怨说,回归后曾荫权从没有接受民建联的邀请出席他们主办的活动,却只愿意参加民主派或自由党的活动,就说明了曾荫权在政治圈子的天平上,实一直有其位置方向。
●曾荫权是民主派首选
另一最堪玩味的,就是民主派在不大可能有足够提名票自行派人参选特首下,坊间所谓各热门人选中,论关系和背景出身,曾荫权却绝对是他们的唯一首选,这与民建联等亲中阵营的无奈情况刚好相反。因此,民主派中虽曾有人认为曾荫权做特首会令他们更难对付,但这些言论明显只为掩人耳目,反让人更觉是此地无银。若细心回想,当董建华辞职传闻甚嚣尘上,补选特首的任期长短初起争议之时,民主派其实仍未有统一意见,李柱铭更就应否释法问题弄出“未睡醒觉”的笑话,汤家骅则反指五年任期是中央政府欲扼杀07年特首选举的机会,结果当曾荫权接任的呼声高唱入云时,民主派才立即声嘶力歇,高呼5年,挺曾姿态不言而喻。
香港各方势力为了2年或5年的问题争议得死去活来,表面上是法例之争,暗地里的政治角力才是诱人主菜,而且激烈情况看来难以明喻,在距离特首补选的三个多月时间里,角力更不会轻言释止,所以形势还会不断变化,哪方轻言已占先机,随时都会阴沟翻船,要说最胸有成竹的,始终只有中央政府才最够资格。
《观察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