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副教授投毒 上司头发掉光

发表:2005-01-11 17:4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2004年12月14日中午,扬州大学医学院副教授贡昌春被一个电话从家中叫到了办公室,这个43岁的副教授从此一去未归,他被等候在那里的扬州警方拘留。有警察表示,贡昌春已于2004年12月30日被逮捕。此案已在近日移交给当地检察机关。

贡是扬大医学院“医学遗传学与医学细胞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武辉博士离奇中毒案的作案嫌疑人,而受害人武辉正是贡昌春的顶头上司。

据受害者猜测,贡昌春因为妒忌年纪比自己小、但学历和职位都比自己高的武辉,遂在其饮料中投入只需6-7毫克便足以使人毙命的化学药剂“秋水仙碱”,使得这位年轻的博士后住了43天院、头发掉光、几乎所有脏器均遭严重损伤。当地一名参与侦查的警察对这个案子的评价是“全国都极为罕见”。

此案中有两个主人公,受害者名叫武辉,1963年出生,今年42岁,两年前由东南大学博士后被作为人才引进扬州大学,进校即任扬大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医学遗传学与医学细胞学”教研室主任。

投毒者、亦是此案中的犯罪嫌疑人名为贡昌春,年长武辉一岁,1984年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即进入现扬大医学院工作。他至今的学历仍为学士学位,在武辉进入扬大前,他任职“医学遗传学与医学细胞学”教研室代理副主任,因一直没有正主任,他长期是这个教研室实质上的负责人。

贡昌春和武辉都是乒乓球爱好者。在2004年的10月9日,即国庆长假后开学的第二天傍晚,武辉在扬大医学院的教工之家打乒乓球,天气仍很热。武辉打了一会乒乓球后,觉得闷热难当,遂打电话给同在医学院工作的妻子,让她给自己买一瓶饮料,放在自己的办公室,让他打完球后喝。“这话极有可能被同在一边的贡昌春听到并记在了心里。”知情者称。

武辉回到办公室后,拿起自己桌子上妻子买的“统一鲜橙多”小吮了一口,他多年来养成了一个不多见的习惯:无论多渴,喝东西时都会小口喝,这个习惯救了他一条命。一小口喝完,武辉就发现很不对劲:“喝完之后,觉得橙汁极苦极苦。”他以为是自己剧烈运动后味觉不正常,便起身倒了一杯白开水,再尝一下,却发现并不苦。因为急着去上课,他用杯子装了开水前去上课。

上课到晚上8点多时,武辉开始感觉自己突然很疲劳,还有些头晕。于是他匆匆结束授课回家休息。10点不到,回到家中的武辉便开始上吐下泻,“开始还只是拉稀,到了后来拉出来的全是水了,紧接着消化道开始出血,凌晨时,全身肌肉开始变得僵硬。”武辉说。从事医学研究多年的武辉自己判断出这是中毒的迹象,他开始怀疑那瓶“像黄连汁一样苦的橙汁饮料有问题”。

第二天上午,他到了扬州大学自己的医务中心。在那儿,和他的猜想一样,医生起初判定他是急性肠胃炎:“这在夏秋季是常见病。”但武辉固执地判断自己是中毒,医生们只得给他输液,以防止他脱水而有生命危险,但这仍然不能让他停止上吐下泻。

当天,他被转入扬大医学院附属医院--苏北人民医院急诊治疗,这一住就是43天,期间一直没有离开急诊,且大半时间都是住在重症监护室。10月11日,苏北人民医院对武辉的抽样化验结果显示,武辉出现了胸腔积水、左下叶肺炎、胰腺炎、心肌炎、肝脏损伤、肠梗塞、消化道出血、视力模糊等多器官损伤,其神经系统也遭破坏,“几乎所有的脏器都出现了损伤。”医生说。

10月14日,武辉被证实系化学中毒后,其爱人当即报警。警方随即展开调查。住院短短不到3天的时间,武辉的体重由65公斤骤降至不到50公斤,原本身体健壮的他虚弱得连路都走不动了。在住院的第12天,武辉再度出现了让人忧虑的改变:他的头发突然“成把成把”地脱落,没几天头发掉了个精光。

11月24日,他出院回家调理。据了解,武辉本人现在身体状况正在逐步好转,他的头发已经慢慢长出近60%,除了“秋水仙碱”中毒给他膝盖关节以及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仍需继续治疗外,一切正趋于正常。最终有关部门给他作的司法鉴定显示,中毒给他造成了“轻伤害”。

知情者透露,武辉本人认为这并不是贡昌春第一次对自己下“毒手”。他怀疑自己的另一次不适也是遭贡下毒。据称,那一次事件发生在2004年的6月2日左右。武辉无事好喝酒,那次他在办公室发现贡昌春的办公桌边有一箱扬州当地较为流行的“茉莉花”啤酒。闲聊间,贡昌春送给他一瓶,他打开喝了一些后,便将之放在了自己的冰箱内(因从事医学研究,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用于放置药物试剂的冰箱)。

第二天,武辉到办公室再拿出啤酒喝时,仍然是小喝一口,“他同样发现啤酒非常的苦,他起先以为是啤酒变质,便没有再喝。”但当晚,武辉同样是上吐下泻。那次发病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他以为是夏天吃了什么不洁食物,得了急性肠胃炎。”

12 月14日,贡昌春被警方拘留。被拘留48小时后,一直沉默的贡昌春承认是自己下的毒,但不是此前被指称的“铊”,而是自己一直使用、用于染色体分析的化学试剂---“秋水仙碱”。据知情人称,贡昌春自己供称当时只用指头蘸了一点“秋水仙碱”放入了武辉的饮料瓶中,目的只是“想让武辉难受难受。”

资料显示:“秋水仙碱”又称“秋水仙素”,存在于秋水仙花内,毒性极强,口服6毫克即可死亡。“秋水仙碱”在人体内由于水解作用代谢很快,排泄也很快,达到最高浓度后绝大部分代谢并从尿中迅速排出,中毒后在人体内残留量极微。

令人费解的作案动机

因贡昌春目前仍被警方拘禁在看守所接受调查,记者没能采访到其本人。武辉对贡昌春的作案动机有自己的判断:“他就是妒忌。”他的分析来自于自己进入扬大之后对贡昌春的影响。

据了解,武辉进入扬大之前,贡昌春稳居“医学遗传学与医学细胞学”教研室代理副主任一职长达十年之久,“这个教研室一直没有设正主任,他是事实上的教研室负责人。”但武辉2002年作为高级人才引进扬大医学院后,即任职该教研室正主任,贡昌春的心态可能失衡。

平时贡昌春见到武辉极为恭谦,常以“武主任”或“武博”尊称,但两人的摩擦也不断。2004年上半年,医学院要求每个教研室排定当学期的课时安排,在扬州大学,教师的收入基本上是与其任课课时挂钩,所以作为教研室主任的武辉将本科学生的任课安排全部给了贡昌春和同室的另一位老师,自己转而去其他系带研究生。这本是武辉的本分,且自己去外系带研究生也无须经由贡昌春同意,但贡昌春听闻此事后大为不快。

与这些偏向武辉的议论相比,贡昌春的家人却有不同意见,一个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武辉处处瞧不起贡昌春,“武辉经常会在办公室里留条,上面写着‘小人不得动我的电脑、物品’之类的话,办公室就三个人,明摆着是冲着贡昌春来的。”

在扬大医学院更为广泛的议论是,贡昌春面临着相当的生存危机。据了解,扬州大学已经要求35岁以下的教师须取得硕士研究生文凭方能上岗。贡昌春的年龄虽然已达43岁,但面对越来越多的后起之秀,他不会不紧张。已过不惑的贡昌春在1984年由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一直仍是本科学士学位。据该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分析,如果他在学术上仍迟迟没有突破或建树,能走的一条路就是在行政职务上谋取进展。而挡在贡昌春面前的却是个实力极强的“对手”:具有博士学历的武辉。


现代快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