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上述报导遭白宫发言人麦克里兰斥为“华府典型的夸张臆测游戏”,他坚称鲍威尔求去系基于个人因素,无关布什政府政策路线之争。至于布什是否曾慰留鲍威尔的问题,麦克里兰则以“不礼貌”为由拒绝评论。
不论何人接替鲍威尔,新任国务卿势将面对一长串的外交政策问题,包括北韩和伊朗发展核武、反恐战争、美欧关系、后阿拉法特时代的中东和平曙光等,其中又以伊拉克问题为要。此外,鲍威尔15日还指出,美国也必须持续加强和盟邦的关系,尤其是和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的紧密合作。华邮指出,鲍威尔去职有助于减缓布什团队在外交政策上的分歧,但在处理重大外交议题时,布什今后将失去听取不同观点的机会,尤其是对伊朗和北韩发展核武问题的交涉可能转趋强硬,制裁可能取代外交谈判成为主流意见。
鲍威尔主张和欧洲盟邦合作,化解伊朗核武危机;以外交谈判解决北韩核武问题;向以色列总理沙龙施加更大压力,迫其对巴勒斯坦让步。
此外,莱丝入主国务院的另一层意义,则是布什对过去四年来的施政方向感到满意,因此不拟推动剧烈变革。国务院高层官员透露,鲍威尔近半年来一直和布什讨论筹组外交“新团队”问题,但最后只有鲍威尔一人去职。前众议院议长金瑞契也认为,布什对其政策方针颇有自信。
反映布什政府强硬派观点的“新美国世纪”学者指出,莱丝对布什的外交政策思维知之甚详,且认同其所欲达成的目标。而鲍威尔的缺点之一,在于即使他支持布什的政策,却无法有效地督导所属予以推动。
但华邮也警告,莱丝可能必须面对国务院内保守官僚体系的反弹,因为国务院官员向来对白宫的政策不以为然。在鲍威尔及其左右手副国务卿阿米塔吉卸任后,国务院人事恐将面临一场大搬风。
尽管如此,分析家指出,鲍威尔去职未必代表美国将在亚洲政策上采取强硬路线。相较于切尼和拉姆斯菲尔德等所谓“新保守派”,继任者莱丝也将奉行与鲍威尔类似的温和外交路线。新加坡战略学者认为,莱丝和鲍威尔一样都是传统现实主义者,奉行新保守路线的可能性不高。澳洲“罗威国际政策研究所”全球议题计画主持人富里勒夫则表示,鲍威尔去职是否意味着温和派失势,目前还难以论断。虽然鲍威尔的国际主义立场在布什政府中属于空谷足音,但莱丝亦非意识形态挂帅者,“我认为她更像是一位经理人,而非决策者。”
分析家一致同意,美国的亚洲政策并未出现大幅更张的迹象,包括为解决北韩核武危机召开的六方会谈、台海两岸争端及反恐战等议题,外交谈判仍将占主导地位。学者强调,布什政府的亚洲政策较具包容性,采多边主义模式操作,有别于其他外交政策领域的单边主义作风。
自由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