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了一下《现代汉语词典》,它解释江湖泛指四方各地。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回答,根本不能让不了解"江湖"的人得其要领:你到了四方各地就到了江湖上了?
"江湖"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概念,它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只有懂得"江湖"的人才能感觉到它,不懂江湖,即使人在江湖也不知道怎么会"身不由己"。
人们用不同于官方规则的规则相互联系,就形成了"江湖"
只要深入到中国人中间,我们就可以发现,在这里一直存在着两个"社会",一个是由国家制定规则的社会,由官方颁布的法律和官方倡导的道德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另一个则是民间自发形成某些不一定系统规范的规则的社会。后者不一定总是和官方规则相冲突,但它们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常常是很不相同的。咱们的"江湖"就在这个民间社会里--广义的江湖就是指民间,如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是把庙堂之外由官方统辖的范围统称为江湖了。而狭义的"江湖"只是民间的一部分,二者并不等同,但民间与江湖一样倾向于与官方对立。
官方社会往往是一种"表面"的社会,在这里,人们的行为似乎都是符合官方的规则的。而江湖则是中国"内里"的社会,在这里,人们是按照自己"圈子"里的规则办事,而并不完全走官方规定的路线。在中国社会有两种"圈子"。一是人们由于血缘、亲缘关系形成的以亲情为纽带的圈子。第二种稍有特殊。在中国社会的任何人群中,都可能有一些能够率性而为的人,他们以自己特殊的思想感情、特殊的表达方式,形成一种特殊的个人魅力,并在人群中形成其一种凝聚力,进而就有可能形成一些有着他们的特殊利益的群体或团体,是另一种"圈子"。这些圈子本质上是完全一致致的,它们以不同于官方规则的规则相互联系,就形成了"江湖"。
江湖既与官方对立,又是官方规则的必要补充
江湖在本质上与正统的官方规则是对立的。官方的法律等等是刚性的、僵硬的,社会成员必须服从。作为约束和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官方规则难免有压抑人性的层面。而江湖的规则则是对官方规则的反动,因为有官方规则与人性的对立,江湖规则才会存在和发展。为了反抗和破坏不合实际和压抑人性的官方规则,一些人被迫创造了江湖。"江湖"的字面意义表明,人们已经逃离了官方社会,躲到了官方难以管到的江湖或绿林中,在那里靠猎食野生动植物或违法经营为生。在许多地方,江湖人士的生活陷入困境或者企图不劳而获的时候,他们就会堕落为"黑社会",即靠完全违法的手段谋生或敛财。
但是,江湖并不只是躲在野外,实际上它渗透到了几乎全部的中国社会之中。比如,在官场里,如果一个领导者特别僵硬,说话做事总是从原则出发,完全按照官方规则办事,很可能使官方规则受到普遍抵制。如果领导者懂得江湖规则,具有大哥一样的魅力,那么他就会实行两手政策:先用感情笼络人心,再来推行政策,就可以事半功倍。这样的领导者常常装着在破坏官方规则,并且也常常真的破坏官方规则,使僵硬的官方规则变得柔和而富有人情味,就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在这样的地方,既是官方社会,肯定又弥漫着浓厚的江湖气息。而且在官场里,确实存在着江湖式的圈子,其成员也都是像在江湖上一样称兄道弟。甚至贵为皇帝有时也不免要用江湖方式处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江湖又是为了弥补官方规则的不足、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为官方规则服务的。在许多地方、许多时候,没有江湖的规则,官方规则就难以甚至无法运行;官方规则只好沦落为表面文章,而江湖才是中国社会的真相。
江湖的语言特征:黑话或暗号
"江湖"上的圈子除了其他一些可以用来相互区别的特征以外,他们常常自己特设一套语言,虽然用的还是汉语,但是他们赋予某些词汇、词组或句子以特定的含义,使圈子以外的人无法理解,这些语言就是"黑话"或"暗号"。你学会使用这些语言,你就是"自己人";要进入这样的圈子,你就得学会这些独特的语言;如果你进入了这个圈子的活动范围却不懂这些语言,那么很可能你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了,因为这些不同的圈子之间常常存在着利益冲突,相互仇杀、火并是经常发生的。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黑话也会流传到正统社会中,或者因为某些圈子被打破或自动解散了,其中的一些黑话和暗号作为密码解了密,也可能融入大众语言而被广泛使用。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思想文化领域在颂扬中国革命的时候,对革命战士利用江湖方式、习气、语言等等的革命事迹往往不加区别地予以宣扬,许多人都会在各种不同场合脱口而出说一些诸如小说《林海雪原》里边的"黑话":
甲:天王盖地虎。
乙:宝塔镇河妖。
甲:脸红什么?
乙:精神焕发。
甲:怎么又黄了?
乙:防冷涂的腊。
还有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里边的"暗号":
甲:你是干什么的?
乙:卖木梳的。
甲:有桃木的吗?
乙:有,要现钱!
最近一些年来,由于大量描写黑社会的港台影视作品在大陆上映,更多黑社会中流行的黑话也在大众语言中出现了。总的说来,黑话和暗号反映的是中国社会某些非正统的边缘地带的或者是社会底层人们的思想观念,往往也是不正常、甚至是不健康的思想认识。了解这些黑话和暗号,是"行走江湖"的重要条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国社会也是很有作用的。
黑话流行的实质,表明官方语言已经远离了现实生活,已经不足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它已经沦落为表演和掩饰真相的道具,表明这个社会正在处于异化、转型乃至分裂之中,最重要的,它是官方社会正在衰落的明显标志。
江湖的最大魅力是无法无天、张扬人性
江湖的最大魅力就是挑战束缚人性的官方规则,张扬人性。蔑视和破坏官方规则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快感。小说《水浒传》("水浒"的本意就是江湖)是描述和颂扬江湖的最典型的作品,所有在中国文化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都会在这里找到最痛快淋漓的感觉。兄弟们像不受任何约束的旋风,他们常常刻意破坏官方规则,他们恣意张狂的个性像他们每个人的绰号一样,好像都可以任意发挥到极限。他们在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一个"大"字,对他们的自由天性进行了着意渲染,似乎他们可以任意挥霍他们的自由,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人。所以,像毛泽东这样的革命家也深受吸引,他在评论《水浒传》时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就是说,如果不投降,梁山社会还是一个不错的社会。他不止一次提及小说中的人物如武松、石秀、鲁智深等,并对他们大加赞赏。特别是,他本人对破坏官方性的规则有一种癖好,正如他自己说的,他是"秃子打伞,无法无天",到了晚年,甚至扬言要把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破坏官方规则的运动过几年就搞一次,根本不打算让它们有立足之地,简直好像他自己不是官方领导人似的。
实际上,中国人从本性上说更适应和需要江湖社会,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江湖文化的血。如果说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念是农耕社会中国人崇尚自然的本性的描述,那么,小农经济确实也不需要交往因而也不需要什么规则、秩序,江湖式的"无法无天"更符合中国人的天性和需要。所以,自古以来,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存在,就是他们到了海外,"江湖"也就带到了海外。
江湖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小圈子林立
与"无法无天"相适应的,就是"小圈子"。在小农经济中,在以家庭或家族为生产和消费单位的经济生活中,只有自己家人才是相互需要的,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才有安全感。要把由血缘关系形成的亲情扩展开去,也就只有江湖这种形式了。实际上江湖的组织结构本身就是家庭或家族的放大,江湖上的老大就是家长或族长,不同等级的兄弟就是子孙。
不仅仅是心理上安全需要的问题,中国人总是以家庭、家族或江湖这样的单位作为利益主体的,每个人的利益都是与家庭家族或某种江湖式小圈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的家庭、家族利益或小圈子,似乎并不都是极度追求利益最大化,虽然这些利益圈子中的成员被鼓励不择手段去追求他们的利益,不惜与官方规则相冲突,更不惜与别的圈子相冲突,但在这些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常常相安无事,也可以因为共同利益而合作。实际上,中国人似乎只有在小圈子里更快乐一些,而无法走进大社会,建立起像西方社会的那种稳定的和平竞争秩序。而如果发生了利益冲突,或者,某些一圈子里的一些人已经不再满足小圈子的利益而"胸怀天下"时,我们的利益争夺更多采取的是你死我活的武力手段,以致于中国社会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从来都是用武力手段更替政权的,像毛泽东说的"枪杆子里边出政权"--所以我们看到江湖上的不择手段的争斗乃至仇杀,那正是它的常态。总之,江湖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小圈子林立,不同的利益群体为了各自的狭隘利益而互相争夺和斗争;江湖的存在总是与一个社会的内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江湖是一个主要由血缘或"准血缘"关系的感情纽带联系起来的社会。到了江湖上,是圈子的人即自己人,就是兄弟;不是自己人,就可能是敌人;是敌人就势不两立,甚至要置其于死地。
当然,"兄弟"之间实际上是不平等的,因为兄弟中必有"大哥",这个大哥是领导兄弟们的"老大"。"老大"都是富有个人魅力的人。他们或者靠"仗义疏财",或者靠武力打出威望,或者靠权力地位的庇荫。总之,通过一系列似乎不要求回报的手段感召、凝聚人心,就可以形成富于号召力的个人魅力。在必要的时候,他就可以成为"大哥",成为江湖上的头面人物。
作为江湖上的一条重要规则,大哥在兄弟中享有绝对权威,他是圈子利益的代表和象征。圈子里事务当然会有"民主协商",但在许多情况下,兄弟们的利益和生死都由大哥一锤定音,有谁持不同意见,往往要引起血腥的火并。而大哥要维护自己的地位,往往需要在圈子中建立更小一些的核心圈子,由核心圈子成员再去层层组织扩蟮娜ψ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