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最终将毁灭人类的破坏始于人类道德的败落。这里将系列报道我们收集的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这种生态的恶化是触目惊心的。然而,人们仍旧在不可控制的道德下滑中难以自拔。其实,天地乃为人而存。人不循道,不可称其为人,天地为何而存?
◇◇◇ ◇◇◇ ◇◇◇
长江流域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 34%,其中,粮食产量占全国 35.38%,而稻谷占 58%,棉花占 31%,茶叶占 70%,蚕桑占 40%。林业产量中,木材占全国 25%,竹林占 85%,茶油占 80%,桐油占 95%,生漆占 96%。
专家认为,今天长江流域的土壤侵蚀速度成百倍地超过了新形成表土量所需要的时间,砂质地区土壤已经由再生资源变成非再生资源。本世纪 50 年代,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 36 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 20%;到本世纪 80 年代已扩大到 56 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 31.1%;每一年长江流域被侵蚀的土壤为 22.4 亿吨,相当于一年便失去 30 厘米厚表土的耕地 830 万亩。陕西、湖南、贵州等山区县的调查表明,水土流失形成的岩石裸露面积正以每年 5%-7% 的速度增加,乌江上游石化面积已占总面积的 15%-20%。长江中上游的地理形势均具有山坡陡、土层薄、雨量集中的特点,表土层一旦被冲刷则极难恢复。观测资料说,坡度在 10 度以上的旱地,每年流失的表土为 8.5 毫米。长江全流域旱地面积约为 2 亿亩,土层厚度多数在 50 厘米以下,而护卫这些土层的森林植被已经大体破坏殆尽,一种对后代人来说绝对可怕的前景出现了:50 年后全流域 2 亿亩旱地的一半便不复存在,100 年后长江流域则不再有一块可以耕种的旱地。
到 1982 年止,长江流域共建成大小水库 48522 座,总库容 1210 亿立方米。可是因为始终没有解决好泥沙淤积的难题,每年损失的库容达 12 亿立方米,相当于每年报废 12 座大型水库。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本世纪 50 年代尚有湖泊面积 2.2 万平方公里,因中上游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到 80 年代已减少到 1.2 万平方公里,江汉平原湖泊群蓄水总量由 1949 年的 83 亿立方米下降到 50 亿立方米。1949 年以来,洞庭湖每年淤积泥沙 1 亿吨,每年缩减湖面 54 平方公里。如果此种恶化的速度得不到遏制,50 年后洞庭湖将不复存在,烟波浩淼便是如梦往事!
乌江渡水电站总库容达 21.5 亿立方米:已淤积 2 亿多立方米,相当于设计测算 50 年的泥沙淤积量。也就是说,我们几乎所有的水利工程,都在不同程度上轻视了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所带来泥沙淤积的后果。白龙江碧口水库于 1978 年建成蓄水,8 年即淤积泥沙 1.15 亿立方米。照此速度,再过 20 年碧口水库便会淤满而成碧口沙库。大渡河龚咀电站,只 13 年时间泥沙淤积达 2.32 亿立方米,为总岸容的 2/3。据湘、鄂、川三省不完全统计,50 年代与 70 年代相比,通航里程收缩 32.1 万公里,缩短 45%。淡水鱼捕捞量湖北下降 60%,湖南下降 50%,安徽下降 55%,江苏下降 33%。
(资料来源: http://www.njhb.gov.cn/hbxj/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