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红私自发出“工作文件”
七月中旬,罗干要求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处理曾庆红在五月下旬(即胡锦涛出国访问期间),以中央书记处名义,发至省、部一级党委一份“建议性”工作文件。
但,中央书记处书记周永康(公安部长)、何勇(中纪委副书记),却声称对该工作文件内容不清楚,只是从内地考察返京后才得知有这份文件的。
原来这是曾庆红背着中央政治局,擅自暗中发出的文件。因为根据党内守则规定,凡发至省、部一级的文件,必须经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凡下达指导性、建议性有关方针政策方面的文件以及政治、组织方面的文件,要经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的文件,以中央书记处名义下达的文件,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达的文件,要经总书记、总理、人大委员长审批,并经一致同意,才准予下发。
但曾庆红以中央书记处名义下达这份“建议性”文件,仅给同派系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贾庆林、黄菊、李长春看过,而且吴邦国、李长春仅以“已阅”的批覆,对该文件未表示明确意见,留有余地。
文件中心内容是为十七大选拔领导干部
曾某私自发出的这份文件,其中心内容是要求省、部一级党组织、组织部门、纪检部门互相配合,从现今起,把考察、考核、选拔、培养省、部一级干部的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把好的苗子、过得硬的中青年干部,提到政治工作、政府工作的第一线,让他们有条件经风雨、经磨练、经处理突发事件,在社会上建立基础。
该文件称:要不拘一格选人才,要突破传统旧框框,树立结合国情、结合政治环境、结合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一届、十二届人大的人事部署。这是一项决定能否按党的十六大制订的本世纪初的三大任务,胜利、圆满到达彼岸的中枢人才工程。路线、任务、方向决定后,关键就是党领导核心层和省部一 级领导干部。
该文件要求在二OO五年秋,即中共五中全会前夕,把各地方、部委部门推荐、建议的准省部级干部上报到中央书记处。
提出准省部级干部的五条准则
该文件要求基础好、条件优越的地方、部委,可以酌情多推荐、建议。地方建议总名额,内控为五百名,部委部门建议的总名额,内控为二百五十名。
该文件还列明推荐省、部级干部的五条准则:(一)政冶思想意识强,有党的事业理念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的目标;(二)忠诚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现和行动;(三)在重大政治事件上上 场鲜明,态度坚定,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四)个人作风及对其配偶、子女的管教,在党内、社会上有好评;(五)在处理、解决危机、突发事件时,有胆略、魄力和决断力。
曾庆红、贺国强还对选拔、培养新一代省、部级干部工作,强调要体现出三个代表思想,从对三个代表思想的表现、态度,就能反映、判断这个干部的政治思想意识,判断出这个干部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度。
曾庆红贺国强碰钉子
曾庆红还擅自部署北京、上海、重庆、山东、河南、江苏、福建、辽宁等八省市应该能多向中央推荐优秀的准省部级干部。曾说:出人才,地方要从全局出发,不受名额限制。曾庆红把地区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地区,推荐人数不受限制;二级地区,内控在十二名以内;三级地区,内控为八名之内。部署部委:外交部、科技部、监察部、人事部、审计署等。曾庆红公开说:中组部、中宣部肩负着特殊使命,就是要为中央多培养、输送优秀人才,能独当一面、主持全局的政治家。
曾庆红还背着中央政治局,下令贺国强到山东、福建、上侮、重庆搞蹲点,选拔新一届省部级干部;刘云山、王刚到中共中央、国务院特定五个部委办,搞蹲点,选拔省部级干部。但在中共中央研究室、科工委、监察部、中联部都碰了钉子。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滕文生就明确表态:没时间来搞推荐干部的工作;并质问刘云山、王刚:这是中央政治局新的决议吗?
罗干等人要求追究事件性质
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和多名中央委员(中央机关工委书记张德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滕文生、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魏礼群等,就曾庆红背着中央政治局,暗中私自发出文件一事,已提出质询和要求追究事件的性质。他们都指出:这样重大的政治、组织工作,为什么不放到中央书记处全体会议上讨论,送中央政治局或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阅?并抨击曾庆红是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置中央领导集体于何地?罗干更斥责曾庆红:谁给你的权力?这样搞又代表什么?要警惕党内有个人野心家!
胡锦涛为曾庆红“开脱”
但,对此,胡锦涛却亲自出马,为曾庆红的非法活动开脱,说:曾庆红曾与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过。这份文件属于探讨性的,在程序上可能有出入。又说:曾庆红同志自己也发觉了问题,并已纠正了。
曾庆红私发文件有前科
其实,曾庆红背着中央政治局,搞这类擅自私发文件的非法违纪活动,已非偶一为之。
远的不说,今年初,中共中央转发中宣部、中组部下达文件时,曾庆红就以“内部改革,总书记抓大头,很繁忙”为藉口,以中央书记处的名义分担总书记职权内的工作,而擅自未经总书记及其他常委的审批,就发下了文件。为此,曾庆红在中央政治局内部曾作过自我批评。事过半年不到,他如今又另搞一套,引起党内矛盾、派系斗争上升和公开化。
(争鸣八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