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被称为"诗"的文字其水准到底怎么样?写这样的"诗"是否就可以称为"诗人"了?如果这也可以算诗,其粗痞之极、难登大雅之堂也是显而易见的。不知道别人的感觉如何,恕我才疏学浅,实在不敢恭维,读这样的中国文字倒是有一种感觉:中国曾经有过文化大革命、大跃进"全民写诗"年代,在李肇星身上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工(人)农(民)兵(解放军)诗人的基因得到了承传。说老实话,如果李肇星有写诗的个人爱好,陶冶情操增加修养,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变成一个"诗人外交家",显然就会有问题了。
从中国的历任外交部长从的才学来看,可能要数周恩来、陈毅和乔冠华了莫属,多才多艺、八面玲珑的周恩来就不用说了,陈毅是中共十大元帅之一,素有"儒将"之称,诗作相当丰盛,并与毛泽东有工作之外的"诗交", 毛泽东曾说过:"陈毅的诗豪放奔腾,有的地方像我。陈毅有侠气,爽直。" 毛泽东还为陈毅改诗,相传他们二人多年间诗词唱和,恕我孤陋寡闻,并没有听人称陈毅是"诗人外交家"。乔冠华也是中共党内文采飞扬的一位大才子,当年他也是为中共新华日报写社论高手,要说他是享誉海内外的政论家,想必不至于会有人提出异议的,但是他似乎从来没有被称作是"政论家外交部长"。如果以李肇星的诗作看,其才学实在无法与陈毅、乔冠华同日而语,他们之间如果一定要比,那也差着好几个等量级。李肇星竟然可以有一个连陈毅都不曾有的"诗人外交家"桂冠,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里,这就不是不够谦虚,而是有点狂妄的嫌疑了:简直就是在耻笑近日中国诗坛无人!
一般来讲,诗人的特质是富有浪漫情调,富有想象力是他的优点,但是也比较容易患持才傲物的毛病,对现实事务的判断有失准头,相对而言那种"诗人"特质反而比较容易影响职业外交家的专业素养。周恩来、陈毅、乔冠华代表着中共建政以后的"革命外交"时代,虽然他们在外交舞台上为个人留下了有鲜明特征的印记,但是作为他们所"代表"的国家和人民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无独有偶,最近把联合国搅得天翻地覆的法国外交部长德维尔潘,也是一位诗人。也许,诗人和职业外交家之间存在着一个悖论:真正的诗人本来就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职业外交家,反之亦然。
中国外交目前正处于传统的"革命外交"朝向务实的职业外交转型的过渡阶段,李肇星如果真想当诗人,那就最好别当外交家了,如果要当外交家,那就不要再以诗人自居了。真正的诗人与职业外交家,在本质上好像是很难相容的。李肇星在担任美国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长任内,经历了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中美军机相撞事件等中美关系大起大伏的危机,尤其引人注目的是2000年,就《加强与台湾安全法》他同美国联邦参议员赫尔姆斯展开公开交战,几近失态,其"造反派"的形象被西方主流媒体称为"铁嘴钢牙"。如果以革命化和职业化为两极来审视今日中国的外交光谱,李肇星的行为方式表现得更倾向于前者,就不知道这是不是和他写诗有某种内在的关联。
中国现在是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的国度,人们即便不怀疑李肇星是一个冒牌诗人,但在共产党腐败染缸中爬上来的李肇星,什么好处都不放过,却是不争的实事。比如在他的简历中有一项是从1993年开始迄今担任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客座教授,人们似乎并没有看到他在自己的专业里有什么著述,也不知在一个几乎没有休假制度的体制中,他这个专职外交官有什么闲暇时间到这两所名校去教课?兴许他诗人不象真正的诗人,客座教授又不用学术成就或到学校授课,搞外交又不是纯粹的职业外交家,这种不伦不类的"四不象"恰好体现了中国过渡时代的特征。但现今中国外交如果真的出现了一个"诗人外交家"来当家,那很可能是中国外交转型的一个反复。
值得一提的是,中南海政坛当今流行一种风气:用"吟诗"来炫耀自己的才学,江泽民、朱熔基都学老毛在自己任内公开发表自己的诗作;在这次两会上,曾庆红参加与东北代表一起分组讨论时背诵了工人诗人郭小川的诗句,新总理温家宝也在就职记者招待会上露了一手:背诵了林则徐的诗句。李肇星被称为"诗人外交家",也许就是中南海时尚在外交部的延续;在中南海尚未开始崇尚职业政治的时候,要求李肇星成为一个职业外交家也许过于奢侈,这就是目标与现实的距离。
(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