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去污粉”娶回家
四川人有一种说法,把漂亮的女人称为“粉子”,妖艳一级的为“巨粉”,次之为“中粉”,而冯小刚则在《徐老师》中,把太太徐帆归类为“去污粉”。
冯小刚如此称呼的理由是,“因为徐老师洁身自好,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不光是做人,生活上爱干净也是出了名的。不仅把自己归置得利利落落,居住的环境多差也是一尘不染,对伴侣、子女的要求也十分苛刻。”冯小刚说,徐帆的这种特点恰好很像他的母亲。于是,“两代妇女对我进行轮翻清洗整治,令我苦不堪言。徐老师经常一边掐着我的脖子给我洗头,一边打探我的内心世界。”
尽管一路被“驯化”,但冯小刚还是享受得有滋有味。这不,在《徐老师》的结尾,他用了这样一句话概括:徐老师的优点,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而徐帆,也在书中附上了一篇写给老公的文章,题目是《嫁狗随狗》,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
三招赢得佳人心
冯小刚描述自己追徐帆,最精辟的论述,莫过于“一朵鲜花左躲右躲还是插在了牛粪上。”
第一次单独约徐帆,徐帆就让冯小刚等了近一个小时。当时徐帆穿一条墨绿色灯芯绒的背带裤,裤腿肥大且短,吊在脚脖子上面,在冯小刚眼里,活脱脱一个打渔的南海姑娘。那晚,冯小刚带着徐帆到歌厅去和刘蓓一伙人会合,唱歌。当时,冯小刚为了不让徐帆觉得他过于心怀鬼胎,就和别人左一杯右一杯地干酒,基本上没怎么和徐帆说话,只在一扫而过的视野中瞄过她几眼。
离去时,冯小刚对徐帆的感觉是,人还行,但也知道这块“骨头”不好啃。
第二次约会,冯小刚拉上了王朔壮胆。那晚,原计划去看一出什么戏的徐帆,压根就没答应和冯小刚一起吃饭。正准备打退堂鼓的冯小刚,因为有王朔这个高手在一边支招,就开车把徐帆拉到了离市区很远的一家饭馆。这种半绑架式的方式,让冯小刚心里直发怵,还是王朔最后打圆场,让徐帆留了下来。那晚,冯小刚付出的代价是,早早的把自己给灌醉了,回去路上还把徐帆吐了一身。结果,反而,引来了徐帆的爱怜。
第三次见面是在首都机场。两人同时获得“金鸡奖”的提名,去广州参加电影节。一路上,冯小刚使出浑身解数,一口气讲了“小金鱼”、“狼外婆”、“狼来了”等一系列故事,哄徐帆入睡。结果,那次“金鸡奖”双双落马,但两人却将彼此作为终身奖励颁发给对方。
爱情路上,从此一帆风顺。
婚后改称“徐老师”
结婚后,冯小刚改称徐帆为“徐老师”。用冯小刚的话来说:“徐老师戏演得好,抓管理也很有一套。通常来说是抓大放小,疏而不漏。看上去,人权、民主气氛都有,实际上是内紧外松,发现问题绝不手软。也就是说,徐老师可以不开枪,还可以往炮楼下面扔水果糖,但你得清楚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是在徐老师的机关枪射程之内的。”
不过,冯小刚表示,自己还是很喜欢在铁腕人物的统治下俯首贴耳,免得自己煞费苦心追求真理。冯小刚的理论是:“威逼利诱之下是可以走正路的,放任自流则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北京人的特点,必须拿枪逼着,谁厉害听谁的,平等协商什么事也办不成。”
在徐老师的严格管理下,冯小刚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比如说:每天坚持洗脚换裤衩,袜子穿两天就得换干净的,小便完了不忘冲水,晚上刷牙,不喝自来水,吃完饭擦嘴,烟灰不弹到烟灰缸外面,沙发靠垫坐拧巴了,离去前想着把它摆好扶正,挂毛巾时上下对齐,汽车里放纸巾等等。
未来五年继续改造
冯小刚自己披露,徐老师对他的下一轮5年改造计划中有:不许吃手指甲,不在汽车里吸烟,每天洗一次头。所以现在只要是徐老师问这两天洗头了吗?冯小刚多半不说实话。甚至可以为了躲过在水池前洗头,宁肯答应去洗一个澡。
徐老师虽然对冯小刚严格要求,不过自己也是身体力行。不仅如此,徐老师还非常喜欢把握生活的情调。外出演戏归来,必跑到花卉市场讨价还价买回几捧鲜花,让它们分别盛开于书房客厅的各个角落,然后点燃薰香,令室内香气迷人。逢此情景,都会令冯小刚如坠雾里云端。
但如果徐老师回来了没有薰香,点上的是一根香烟,那可不是什么好兆头。遇到这种情况,冯小刚首先得马上做出一副“我错了”的样子。虽然还不知道错在何处,也知道卑躬屈膝未必就能躲过一劫,但争取一个好态度还是非常明智的。
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