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食蟾蜍之风”兴起 癞蛤蟆遭遇死亡的春天

发表:2003-03-11 18:2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记者在番禺等地的一些市场上看到,一袋袋蟾蜍正待价而沽。

虽然蟾蜍“奇丑无比”,但是销路却很好。记者问一位商贩:“这么丑的癞蛤蟆也能吃吗?”商贩笑了笑说:“这你就不懂了,癞蛤蟆味道鲜美得很,而且还能清热解毒呢。”

“这么多癞蛤蟆是哪里来的?”记者问。商贩说:“还能哪儿来的,田里面抓的呗。现在春天刚到,田里还不是很多,有些是从冬眠的洞里挖出来的。这东西很好卖,有多少能卖多少。”

记者随后来到附近的一些饭店,发现吃蟾蜍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从清蒸、姜葱炒、椒盐炸到蟾蜍火锅汤、蟾蜍水蛇粥等,食用方法五花八门。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种名叫“熏拉丝”的食品出现在一些超市中。这是一种拳头大小、被压得扁扁的、熏得黄黄的东西,一问才知道是蟾蜍干。吃蟾蜍已进入寻常人家,这对蟾蜍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蟾蜍有毒损害五脏

《金华晚报》去年9月9日曾报道,浙江金华市一名两岁的女孩因食用蟾蜍死亡。当地卫生部门提醒:蟾蜍耳下腺、皮肤腺内含有蟾蜍毒素的白色浆液,称蟾酥,人体吸收后可引起心、脑、肝、肾及肺损害。儿童对蟾蜍毒素的敏感程度大于成人。

(南方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