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今天开始,推出一系列专题报道,介绍两会焦点,分析朱镕基内阁五年来的功过是非,评说国家新领导人的热门人选,探讨新内阁的政策走向等,帮助读者了解中国的未来走向,以及政坛新派系。
两会前奏之论功评过
现任总理朱镕基,虽然叱风云,上任之初的豪言壮语尽显其本色,但五年下来,细细盘点朱镕基留给下任的债务和财产,结果却令人遗憾:朱内阁在经济改革上有所作为,但在政治改革上却毫无进展,实际上只是一个受制于政治制度的跛脚经济内阁。
九八年三月,朱镕基当选总理后第一场记者会上发表的施政纲领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去年他的第五场全国人大记者会上,朱镕基宣布,任内已基本实现了这些目标。
举步维艰 改革遗留计时弹
但是,国际传媒一针见血地指出:“朱镕基的改革鸿图已被官僚体制窒息。”《亚洲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指出:“当所有这些承诺都被证明是不可能实现的时候,朱镕基也只好采取了非常传统的战术:造。”
涉及社会主义制度问题的国企改革、银行改革,固然举步维艰;而连年大规模发行国债,也令朱镕基背负“赤字总理”之名;当逾千万下岗工人及逾亿进城打工农民为生计所苦时,官员贪污腐败问题却愈演愈烈,社会动荡的计时炸弹随时都会被引爆。这些都是朱镕基留给下任的“债务”。
铁腕手段施政的朱镕基,其内阁五年来不但无法推动政制改革,就连决定经济大政的中央财经小组领导人,也由江泽民担任,而非按惯常的由总理的朱镕基兼任。受制于江泽民一人独大,朱镕基即使在推行经济改革,也非得心应手。
经改贡献 远胜上一任李鹏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朱镕基施政五年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作出的贡献,的确是其前任李鹏所无法比拟的。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在朱镕基全力催谷下,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由此走上改革的不归路。中美入世谈判濒临破裂时,朱镕基亲自出马,会见当时的美国贸易代表白茜芙,作出重大让步,促成双方结束了漫长的谈判。
自评政绩 取得突破性进展
虽然朱内阁在国企改革、金融改革等方面的成效,备受西方国家质疑,但朱镕基毕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了相关的改革,而且大刀阔斧地推行精简政府机构、裁减公务员。
上月国务院举行全体会议时,朱镕基如此总结自己五年的政绩:“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体制改革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呈现崭新局面,科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大家以为如何?
(中国专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