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硕果仅存的超级大国,其文化的影响力也自然非他国所能匹敌。好莱坞大片之风靡全球便是例证之一。然而我们了解的美国文化通常仅是美国的大众传媒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最能代表美国人生存状态的日常生活文化则由于地域的阻隔而不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知晓。我利用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访问的机会,有意识地体验真正民间性的美国文化,尽可能深地沉浸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遂有了这篇美国日常生活文化四题。
1、鼓励文化
初到美国,深感自己的英语不精,无法与美国人尽情交谈。但出乎我预料的是,几乎所有与我对话的美国人都对我的英语大加赞扬:"你第一次到英语国家第N天用英语讲话,能讲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错了。"刚开始听到表扬时,我非常得意,似乎自己的英语真好到美国人都说好的地步。然而我很快就发现,表扬人是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他们会找到各种理由,证明你在某个方面做得很出色,所以,你要是沉溺于赞扬声中而不思进取,就只能说明你还没有进入美国文化的语境。
到美国不久,我去拜访一个大名鼎鼎的老教授。老教授谈吐幽雅,思维敏捷,我则由于初次在英语国家与英语文化界的名人用英语讨论问题而口讷舌拙,感到自己的形象非常狼狈。见此情形,老教授立刻真诚地鼓励到:"你已经做得相当好!"此时我已经了解了美国的鼓励文化,知道老教授的话并不意味着我的英语真的说得好,于是发扬中国人崇尚谦虚的美德,起劲地进行自我批评,极力向老教授表白自己的英语是多么差。本以为老教授会因此指出我英语口语中存在的问题,没想到他老人家使出了美国人鼓励华人说英语的最后一招:"你的英语总比我的汉语好!"听到这种具有比较学意味的赞扬,我忙问:"您会说汉语吗?"老教授坦然承认:"不会。"我禁不住笑了:"这是夸我还是讽刺我呢?"但我没有把这个喜剧性的感想说出口,因为我知道老教授是真诚的--他确实已经想不出更好的鼓励之言了。
在美国我有个必须完成的工作是用英语演讲,向美国学者和学生介绍中国生态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情况。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因为我并不流利的英语要接受高水平听众的检验。演讲时正值期末,来听的学生并不多,大多数听众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其中有大师级的学者和退休了的企业家。他们像小学生似地坐在椅子上,认真地听,虔诚地问。有时候我的回答他们听不清,他们在询问前会以道歉的口气说:"那是我的过错(That is my fault)!"演讲结束后,老教授和学生们纷纷走上前,祝贺我演讲成功,其中不少人还与我合影留念。一位对人文学术也许并不精通的女士为了表扬我,特别选择了学术外的角度,在演讲后的小型聚餐会上给予我当天最为独特的赞美:"你演讲时的微笑很迷人!"在此时,我深切地体验到了美国鼓励文化的内涵和优越之处,因为我已经成为这种文化的受惠者。
后来我发现这种鼓励主义文化充盈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老师对学生、朋友对朋友、本国人对外国人均以鼓励为主。在需要批评别人时也会将相应的意思翻译为鼓励式语句:"你如果这样做,效果会更好。"著名的实验主义/试验主义学说能在美国流行,是有深厚的日常生活基础的。美国人喜实验,重创新,不怕犯错误,正是鼓励文化深入人心的结果。鼓励文化的主流地位造就了生机勃勃的个性主义精神和民族活力。美国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力长期居世界第一,除了某些优越的先天条件(地大物博,人口压力小)和后天因素(两次世界大战均是受益者),鼓励文化作为内因功不可没。
2、礼让文化
美国是个竞争激烈的国家,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由此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电影和新闻中的美国经常与暴力事件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到这是个不安全的国家。然而到了最能代表美国人典型生存状态的中小城市,我却发现自己置身于分外安宁的世界,人对人的友好让我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构成美国人日常生活主旋律的实际上不是争斗和暴力,而是礼让。
我用礼让这个词表达双重的意思:礼貌和避让。美国人的礼貌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小区里见面,不管认识与否,必打招呼(早晨好,下午好,晚上好等),打电话和见面时总是甜蜜地寒暄(他们习惯于甜言蜜语),在公共活动中相遇至少要点头致意,与他人说话时要尽可能专注地注视对方,等等。而且这种礼貌一般都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仅仅通过微笑来示意是不行的。刚到美国时,我不习惯于与陌生人打招呼,总是以微笑代替寒暄,很快就发现美国人对我的微笑没有反应,只好开口说话,逐渐适应了这种时时需要以语言向他人致意的生活方式。
与礼貌对应的是美国人相互礼让的日常生活习惯。在超市里人们总是自觉地不挡住别人的路,如果有人要从你身边走过的话,他几乎必定要说"Excuse me"(对不起)。不说任何话而硬从他人身边走过会被视为极不文明的举动。礼让文化最多地体现在路上:行人与机动车互不相让在发展中国家(自然包括咱中国)是普遍现象,但在美国我却从未看到。美国人开车时总是左右张望,到了路口都要停下来,确定没有行人和其它车辆后才缓缓驶过。要是恰好有行人走过路口,司机都会耐心等待,等行人走过后,才继续前行。行人有时也有让汽车先走的意思,但开车的人几乎百分之百地挥手示意行人先走。有一次我走过某个没红灯的路口,看见有汽车正要驶过,便示意汽车先走,司机看见我在等待,连忙将车倒回数米,挥手让我先行。在一些文明程度高的小城市,通常开车的人会在离行人十几米远甚至二十几米远处就停车了。汽车让行人是美国的规矩,据说是写在交通法规中的,违反者要受到严厉的处罚。美国的开车人不仅避让行人,而且要相互避让。两辆车相遇时,司机通常要相互挥手,示意对方先走。这种路上的礼让文明令不少来访的中国人惊叹不已。中国虽然有儒家的礼让文化,但这礼让必须服从等级秩序,所以,总是等级低的人礼让等级高的人。开轿车的人在中国不是属于有权阶层,就是先富起来者,避让行人对于他们来说是不符合登记秩序的。有的地方还制定了所谓"撞死了白撞"的法律,以为此乃现代化的标志。这些规则的制定者可能没有想到在最为现代化的美国,礼让第一是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法则,也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所以,我觉得追求现代化的中国人应该认真地学习美国的礼让文化。
礼让意味着对他人的尊重,是对他人权利的承认,也是自己已经成长为个体的标志--它意味着你已经有对他人负责的能力。个体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是礼让文化的基础,也是美国人的现代意识的核心。它造就的是每个人的生活空间都得到尊重的公共文化。这种礼让精神是目前大多数中国人所不具有的,所以,在足够深的层次上理解美国的礼让文化对中国的现代化必有裨益。
3、助人文化
我所见到的绝大多数美国人不但非常有礼貌,而且十分乐于助人。到美国第二天,我去超市购物,但不知道超市的确切地址,正在附近寻觅时,一位美国小伙子走了过来,很有礼貌地问:"你好像在寻找什么?"我问:"超市在哪里?"小伙子满脸笑容地指点到:"就在那儿!"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为自己能帮助一个异乡人而感到非常高兴。
我在美国曾有几次迷路的经历,在问路的过程中更真切地体验到了美国的助人文化。当我向一个女公交汽车司机问路时,她甚至停下了本职工作,专注地为我查地图,用几分钟的时间为我找应该走的道路。我下车走向正确方向的过程中,她在车上不断挥手向我指点方向,直到确信我走对了路,才开车离去。美国大多数城市的大街上都行人稀少,有时候整条道路上都没有行人,问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只要遇到了其他人,他们必然认真地为你指路,其热情和真诚常常令人感动。
美国的助人文化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助人者通常不会妨碍被帮助者的自由,并且尽可能地不涉及金钱。我的房东莎丽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人很善良,她见我没有汽车,几次带我外出办事。每次她决定让我搭车时,总会礼貌地问:"王博士,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空?如果有空,可以搭我的车出去,反正我要去办事。"实际上到了目的地后,我发现她并没有自己的事要做,她这样说是为了让我这个被帮助者没有心理负担。她让我搭她的车,本是为了我的方便,但她却认为帮人做事也要征得对方的同意。这正是美国精神的体现,助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人的自由。美国的助人文化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所提倡的是一个独立个体对另一个独立个体的帮助,助人者的自由和被帮助者的自由在这个过程中都必须获得尊重。这与东方群体主义的助人文化有根本的不同。
对财产权的尊重使得美国的助人文化有着鲜明的资本主义品格:帮助人通常以不涉及金钱为原则,在涉及金钱时一定要订立合约,被帮助者或者要以某种方式偿付所涉及的金钱,或者要有明确的感谢方式。但是一些在美国的华人则超越了这个原则,为美国的助人文化增添了东方风格。咯杉矶有个在华人圈中影响很大的企业家曾庆华,便以无私助人而著称。只要中国的来访者到了那里,不管多晚,只要给他打个电话,他总会去接送。在华人知识分子聚会时,他常常担当司机的角色,接送年长者和来访者。他的资产并不十分雄厚,但却常常向华人文化基金会和华人学者捐赠,并且不求回报。我与他有过几次深谈,知道他的助人主义除了受基督教影响外,更源于儒家文化对仁、义、忠、诚的提倡。由于他早已加入美国籍,所以,我把他的助人行动也当作美国助人文化的一部分。虽然这种超越金钱原则的助人文化在美国还不是主流,但我从中看到了令人振奋的东西。这是华人对美国助人文化的独特贡献。
4、感恩文化
在许多中国人的想象中存在着一个声色犬马的美国,不少人甚至带着对艳遇和狂欢的期待到美国的,但是到了美国以后他们会失望地发现美国人大多十分严肃和保守。嬉皮士、崩克、垮掉分子已经集体退向历史深处,代替他们的是中规中矩的当代美国人。这与基督教文化在美国的主流地位有因果关系。美国人大多数都是基督徒,对于神、世界、他人的感恩情怀支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基督教强调人的幸福源于神的恩典,所以,人应该对神和神所创造的世界怀有感恩之心。这种思想对美国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美国人的集体活动无论规模大小,基本都有短暂的感恩仪式。主持者是牧师、召集人、与会者中最有声望的人。感恩辞有一定的模式,但具体内容由主持人现场创造,参会者则与主持人一起朗诵或默念感恩辞。大体内容是感谢神赐予我们丰饶的食物、相遇的机缘、幸福的生活,愿神的恩典永远与我们同在。我在美国参加的大部分活动都有一种感恩的氛围,美国人对此是非常认真和虔诚的。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造就出原子般孤独的个人,因为对神、世界、他人的感恩意识使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中蕴涵着一种以神为中心的集体主义。每个人都是感恩者和感恩的对象,是与神圣存在和他人联结着的个体,所以,感恩文化实际上是以个人为基本单位和现世目的的群体文化。
感恩文化体现在美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神的感恩意味着对他人的感恩,因为在他人身上体现着神的爱。"Thank you"(谢谢您)是美国人最常说的话之一,而被感谢者总要以"You are welcome"(意思比"不用谢"多,包含着对感谢者的肯定)。甚至许多夫妻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断说"Thank you"和"You are welcome",这在中国人看来既没必要(夫妻间何必如此客气),又过于程式化(干吗总用一种方式表达谢意),但由此可以看出感恩文化在美国是多么深入人心。在美国,你对他人的感恩之情是必须说出来的,这是一种诉诸语言的感恩文化(大概是因为上帝是通过话语创造世界的,西方人总是努力把一切都变成话语),不将自己的感恩之情化为语言会显得很没有礼貌,在公共场所中更是如此。顾客在美国不会被当作上帝(将人比作上帝是对神的不敬),但却会实实在在地是感恩的对象。你购买了商家的货品,既为商家带来了利润,也为政府纳了税(在美国买东西均要上税),自然是感恩的对象,所以,商店的雇员一定会说"感谢你"和"祝你今天一切好"之类的感恩之语(中国的商家也开始引入感恩文化)。我这次在美国演讲完后,大多数前来听讲的人(其中不少是大名鼎鼎的学者)都与我握手致谢。我知道他们不一定从我尚显笨拙的英语中获得多少享受,但他们认为我既然付出了劳动了诚意,就应该感谢我。这种感谢看似程式化,但却是完全真诚的。
美国的感恩文化将基督教思想与现代社会对个人的尊重结合起来。它将神圣存在、他人、自我在日常生活中联结为整体,乃是终极关怀和世俗关怀的统一。美国的现代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原因固然很多,但感恩文化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乃至后现代化,也应该建立和弘扬自己的感恩文化,以让个体主义有更深厚的根基。
我在这里所说的是占主流地位的美国日常文化。它在居民文化水准和生活水准比较高的中小城市表现得比较纯粹。在穷人和外来人口较多的大城市,上述四种日常文化虽然仍存在,但却被复杂的语境所弱化了。通常我们所说的美国病作为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主要存在于这些大城市中。由于美国人的生活重心已经完成了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的位移,所以,本文所说的四种日常文化乃是美国民间文化的主流。理解这一点对理解美国文化非常重要。
(《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