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特写:走访中国河南南街村

作者:BBC驻中国记者/马庆龙 发表:2002-11-19 18:0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八十年代中期,当中国全国上下都在已故中共元老邓小平的号召下推行市场经济改革之际,位于中国河南省的南街村却反其道而行,大力提倡农业和工业生产集体化。

而十多年后的今天,南街村仍然坚持毛泽东时代推崇的平均主义。也正因为它固执地坚持过去的那套价值观,也因而引来了从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在南街村的纪念品商店里,也在播放着卡拉OK录像带,不过播放的并不是什么情爱歌曲,而是歌颂毛泽东的革命歌曲。

毛泽东无处不在

事实上,毛泽东在南街村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在南街村的主要广场上,参观者们聚集在一座白色巨大的毛泽东塑像,而两旁则竖立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画像。

毛泽东在南街村仍倍受推崇

由当地村民组成的仪仗队则守卫着塑像,而且每到正点的时候还有换岗仪式。

作为参观者,你很快就会发现这里不光是保持这些革命传统阵么简单。

免费商品供应

再往前走,你就会看见一批村民正在排队领取配额定量的鸡蛋。他们不需要付钱来买,而只要出示用来记载食品分配纪录的红色小本即可。

一位村民表示,他们也是以同样方法获取肉类,食油,鸭蛋和其它商品供应的。

除此之外,南街村的村民所住的一排排整齐干净的住房以及医疗服务等也是免费提供的。

怪不得有这么多参观者来到南街村实地参观了。

一位来自毛泽东故乡湖南省的参观者说,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在这里不光是一个口号,而是真正得到实践。

这一切看起来好得有点让人难以相信。在某种程度上,也的确如此。

外地劳工支持

南街村内有多家工厂和面粉厂,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小工业城。而工业也成为了当地集体经济的核心部分。

不过,这里大部分工作都是由外地劳工干的。而外地劳工人数高达9000人,超过了村民人数的3000人。

而这些外地劳工则难以享受当地村民的同等福利待遇。

南街村村委王书记承认,这些外地劳工的待遇没有村民们好,但他强调说,他们都愿意到南街村来打工,而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南街村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

虽然得到这些廉价劳工的帮助,南街村近来也开始遇到困难,因为其生产的主要产品例如方便面和牛肉都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背道而驰?

但是,南街村的王书记则坚持说,这里一切都愉快和健康。

他还反驳那些认为南街村的做法与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改革背道而驰的言论,

他说,当然有些人支持南街村的做法,也有人反对,这都是正常的。而那些反对者也在帮助他们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那种方法对我们的发展有利。

明显的,南街村的经验已影响到周围地区。一些村庄也开始采用南街村的模式。

在今天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中国,以过去毛泽东时代的集体社会主义思想为依据的南街村,看来仍然会有一定的吸引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