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认真的考察调查结果
中国大陆三分之一城市、过半农村已呈现发动武装暴动的大气候。这是中共有关当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部份省党校理论研究室经过近七个月时间的考察、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有关部门组织了二十五个考察调查组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地区二百五十个城市,近七百乡村进行考察。据说,胡锦涛、李瑞环、尉健行、丁关根等都对这项调查结果高度评价,称是近十多年来较完整、求实、科学、认真的考察调查。
这个考察调查的结果,用民间的习惯语来说,就是三分一城市和大部份农村具备了发动武装暴动和起义的基本条件。这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对长期寄予希望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一再失望,从而转变为对抗和反对。
二,对共产党的领导和地方党政的管治,从拥护、接受,到承受、忍受乃至失望、抗拒。
三,对本阶层在社会上、政治上、工作上、生存权上应有的地位、权益被剥夺、丧失,而产生的愤怒和抗争的动力。
四,对官僚、特权势力的对立、对抗,形成了势不两立的两个阶层。
五,城市与城市、农村与农村、城市与农村已经形成互联、互动和整合的基础。
*工人阶级已形成跨地区活动
调查又分城市、农村两个部份进行分析、论证。关于城市地区有六点:
一,工人阶级在国家宪法上作为领导阶级的地位,今天实际上已经被削弱、变质,因此使他们产生了对社会主义、对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抗拒。
二,昔日“国家主人翁”、“共产党的中坚力量”、“企业的主人”,今日成了失业、下岗群体,丧失了基本生活来源、福利,成了社会下层,形成了强烈反差,对“改革”产生了敌视和抗拒。如:东北三省的职工、居民,对“改革”的支持率,八十年代中期是百分之九十,九十年代初期为百分之八十二,从去年到今年,又跌至百分之四十以下。
三,普遍对社会经济收入两极化不满,百分之二的特权、有产阶级,占有了社会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财富。
四,工人阶层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法律权利上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凝聚了对制度、体制、政权的反抗和反对。
五,职工、下岗职工、中青年失业人员的面广,得到了社会广泛同情和支持,包括有部份共产党员、退休职工和干部的同情和支持。在一百八十多个城市地区,社会各界有百分之八十五至九十的人,同情、支持职工、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为工作权利、应有的经济待遇、社会保障所进行的抗争。甚至超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社会各界,对冲击、围困党政机关、焚烧党政机关车辆、冲散干部“宴请”活动等过激行动,都表示同情和支持。
六,工人阶级已经形成了跨地区、跨行业的社会活动,能组织发动数千、数万,甚至数十万各阶层人士的抗争活动。
*农村新型地主富农对抗性上升
关于农村地区,调查结果提及五点:
一,农村农民已经提出诉求:祖祖辈辈几代人下来,为什么不能成为土地的主人?
二,农民受到地方政府和干部的欺压、剥夺,而没有正常申诉、控告的途径。
三,农民每年劳动成果的百分之七十至九十,要用来交税,税名最多已达五十多种,有些税种可说荒唐之极,如:农民翻身主人税、干部晋升税、干部生日税、农民进城税……等。
四,农村剩余、闲散劳动力是农村实际需要人口的一点八倍至二倍。剩余、闲散劳动力是社会抗争的主要力量。
五,农村中新型“地主”、“富 农”势力正在扩张;但,他们对政府和政府政策的抗拒、对抗性也在上升,在农民中有强大的号召力。
*今年农民运动概况
上述调查显示,今年一至八月底,农民冲击、占据乡政府、乡党委大楼事件,有一百十五宗;冲击县政府、县委大楼事件有十六宗。
在各种示威游行事件中,都把斗争目标对准现行社会制度、现行政策和现行党的领导和政府部门。
*尉健行:当前的政治稳定是假象
据传,尉健行最近在内部会议上和在东北三省考察时都说:现在的问题,矛盾和危机,就是要承认社会多数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的问题,才能从方针、政策上落实、保障社会多数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应有的地位和应享有的权利、利益。看来,有相当多数的干部还不愿意正视和认识这个问题。每天在城市、农村发生示威、游行、集会抗议,都是为着争取应有的权利。难道人民的政党、人民的政府、人民的干部,不感到有责任、有罪过吗?尉健行还说:当前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是一种假象和浮面现象。局部状况,是靠掌握着国家机器、政法、公安,靠掌握着宣传、舆论工具和作用,靠改革开放后带来的政治上的宽松、生活上自由度的余热,靠社会对分裂主
义、外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我国破坏、干涉的爱国主义。要缓和和解决国家的工人阶层、农民阶层的根本矛盾,必须从共产党自身改革、从法制上改革这两个层面着手,除此是没有其他的良方和机会的。
*基辛格的预言会否在中国应验?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冷战期间,曾在一本著作中分析当时的两个共产极权国家巴苏联和中国的前景.他认为共产党专制政权的垮台,首先必须具备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个政权的普遍不满,然后再有领袖人物登高一呼。他预言:这个“普遍不满”,是共产专制政权垮台的基础。基辛格的预言已经在前苏联应验了,它在另一个共产极权国家----中国又会否应验呢?
(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