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世界各地,都能看到越来越多“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商品,尤其是“中国制造”的小商品,几乎无处不在。诸如玩具、礼品、日用品,等等;“中国制造”的家用电器和服装,也比比皆是。这些“中国制造”的商品,以价格低廉而著称。也正是因为价格低廉,“中国制造”的产品,才畅销到全世界。中国,正成为世界第四大制造大国,号称“世界工厂”。
在国外,外国人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同购买其他商品一样,并无偏见和挑剔。反倒是旅居海外的中国人,却往往不愿意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这主要来自于他们对中国生活的记忆,认定中国商品“质量差”。除了对经验的感受,也有偏见的成份在内。
事实上,他们不知道,完全同样的商品,同样的“中国制造”,在国外卖的比在国内卖的,质量要好得多。这是因为,国内厂家把质量好的产品,都送出外销;质量差的,则内销;而在外销中发生质量问题而退货的,又返回国内市场,为此,还专门有个名词,叫做“出口转内销”。
另外,所谓“中国制造”,却并非单纯的“中国制造”,首先,多数是设在中国的外资企业或者中外合资企业的“制造”,其产品主要供出口;其次,民营企业或乡镇企业以“三来一补”的方式,获得国外订单,经加工后,再出口或转口;其三,才轮到中国企业自己原产原装的商品,如纺织品等。
实际上,中国的制造业发展,主要得益于外商和外资的进入。在外商和外资的扶持下,制造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二十馀年间,增长最迅速的行业,并称得上是整个国民经济赖以增长的发动机,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关统计数据:制造业的增加值,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高达40%以上;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制造业;接近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和一半的农村剩馀劳动力为制造业所容纳;90年代以降,制造业的出口占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总量的比例,达到80%以上,创下近四分之三的外汇收入。
外商之所以选择中国作为加工基地,显然是看重那里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但制造业的原始性和规模化,却使中国长期处于分配末端的加工厂地位;因为主要是加工,“中国制造”的产品,品种少,档次低,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比如,作为中国出口主力的电子信息产品,其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都依赖于进口,最后的利润分配比例可想而知。
有人怨那些“洋资本家”“剥削”,细想下来,却又怪不得人家“老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共产党各种“运动”的瞎折腾,使中国无端端落后世界先进国家数十年,当最终需要奋起直追之时,却发现天高路远、“时不我与”。许多时候,不得不低着脖子,“拣别人的破烂”,以至于全民“帮人家打工”。“有工打就算不错了!”有人也如是说。自嘲之间,多少夹着历史的辛酸。
除此之外,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靠山,中国制造业,还面临许多问题:基础设施薄弱,导致物流成本高和物流管理分散,成为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缺乏人才或人才结构不合理,制约着制造业的提升;体制转型迟迟不能达成,也成为制造业大展拳脚的障碍。另外,所谓“中国制造”的产品中,迄今,很少有属于中国自己的世界级名牌产品,这种现状,也无疑给“中国制造”的牌子,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自由亚洲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