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好人好事,也因此得到了台湾“表扬好人好事运动协会”的表彰。这项已有45年历史的表彰活动,迄今已产生近3000位好人好事代表。他们当中长则近百岁,少则十几岁,都是些平凡的家庭妇女、邮局职员、出租车司机、水果摊商或者是小吃店老板、养猪的农民等等。
台湾“表扬好人好事运动协会”理事长李本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随着社会的变迁,人际关系益发疏离,群我关系日渐冷漠,社会风气逐渐败坏,台湾成了失乐园,重建人文关怀的社会,已是刻不容缓。而协会鼓励民众向善做好人行好事,就是要倡导人性的光明面,净化社会。目前他们已在全台一半以上的县市设立了分支机构。
每天上午10点30分到下午2点30分,著名的台大医院9B病房总会有一位和蔼的长者在帮忙接听电话,协助病患使用医药用具、打包消毒、处理文书,被人们尊称为“银发天使”。
今年56岁的林惠慧只是台北一家饭店的接线员,她每天到医院无偿服务已坚持10余年,即使在节假日甚至是过年,也风雨无阻。她说:“我得过乳腺癌,将心比心,我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病人减轻痛苦”。
默默行善却不欲人知的还有桃园县的菜商杨启忠。20年前他从父亲手中接下“杨火蔬菜行”后,每天都要捐赠蔬菜、水果、鱼肉等食物给一些福利机构。后来,他还发动别的菜商一起来做。尤其在台风过后菜价暴涨时,杨启忠依然不计成本,照常供应。他说:“我本来就不是因为卖剩了而给他们,我是把它当作一桩善事来做的,一定要把它做好。”
台湾自1958年起开始推行“表扬好人好事运动”,每年评审一次。侯选者经过层层评审之后,由具公信力的评审团作最后的决审,并向当选者颁发“八德奖”。平均每年只从数百名候选者中选出大约60多人。
今年39岁的叶水通是最新被评出的“好人”之一。他10年来坚持为老弱病残者义务剪发。这位曾获过台湾美发设计大奖冠军的理发师还召集同业组建“爱心义剪服务队”,足迹遍及7个县市的山区平原。目前,他旗下的义剪理发师已有700多人,虽然每次活动要求参与者先缴3 000元新台币(约合750元人民币)作为购买洗发精的费用,大家依然争先恐后。
其实,台湾表彰各特定人群如青年、老人、妇女、农民、教师等的活动并不少,但一般都是单项的,历史也不长。唯有“好人好事”表彰活动是囊括老中青和工农兵学商的综合性奖项,且坚持40多年而不懈,影响深远,声誉崇隆。
李本仁说,几十年过去了,获奖者已经历不到当初“敲锣打鼓”、“献花授彩带”的热闹场面,但获奖的难度却越来越大。获奖者也从当初多为德高望重的长者,发展到有更多的年轻人出现。在最新一次获奖的53人中,40岁以下者就占到17%。
同时,好人好事也开始有了时代特色。台湾交通大学毕业的罗达贤5年前就促成新竹少年监狱电脑技艺训练班成立,随后他又成立台湾第一个由企业界为解决犯人刑满释放后就业问题而设立的“向阳电脑工作室”。而另一个学心理学的迟万鹏则在1999年创立“麻烦咨询小站”,免费为人解疑释惑,受益者不计其数。
还有一个名叫叶宪勋的年轻人,为了不让一位罹患肌肉萎缩症、行动不便的同学辍学,坚持一年背他上学。从家里到学校,从教室到实验室,都能看到叶宪勋背同学的身影。每当别人问起,他只是淡淡地说:“他不重,他是我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