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入世谈判中的首席代表龙永图部长。
一个是前冶金工业部副部长,现宝钢集团董事长徐??(出现在早上的《东方之子》中,他谈了一些对入世的基本判断和入世后宝钢集团的形势和任务。我没看见字幕,不知道他的名字,连姓是否正确也不知道,抱歉)
一个是联想集团的柳传志主席,柳以前是联想集团掌舵和决策的,现在具体做什么我不清楚,但是一定不是做具体工作的,应该是负责总体、结构、宏观的角色,我对IT界人士知识还可以,联想从一个做汉卡的小企业发展到现在这样全球也很有名气的企业,柳总功不可没,因此,我以为柳总虽不是部长,也不是前部长,但是能力还是部长级的。
三位部长级人物都有我所喜欢的坦率性格,思维敏捷,比较宏观,如果我在生活中碰到这一类人,我应该很佩服他们。事实上我也认为龙部长、柳主席确实是厉害的角色(徐董事长我了解不多,但是电视上看起来也很厉害。海尔集团张瑞敏也是厉害的角色,但是我没看见他对WTO的看法,就不多涉及了)。
今天我所以要提到三位部长级人物,一则是佩服他们的个人,更主要的是他们对于入世都持积极的态度。他们对WTO的观点相当于辩论赛中正方的观点,而我呢,想必连作为反方得资格也没有,我只能不顾惭愧向三位请教一些问题。我曾经把国家的问题排了一个顺序,我以为最重要的问题是比如如何解决结构性的腐败问题。然后就是入世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事关整体的经济结构,影响广泛深入(这决定经济的变化)。再后是如何把国家建设成法治、文明、自由、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这是目标,但是需要长期持久的努力,很重要、很基本,但并不迫切,迫切地解决反容易出问题,所以排在第三)。最后是大国关系(中国不是外向型经济的大国,势力和利益没达到遍布世界的程度,因为外交的作用小于内政,这一点与美国不同)。最后之后是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台湾问题、环保问题等等等等的问题。奥运会、足球之类都在等等等等里面。把入世问题排在第二位是我的次序,未必正确,只说明我认为入世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请教之前我先表明自己的观点,首先我不认为入世必然是坏事。主要发达国家都入世了,如果我们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工业资金强国,那么入世绝对是一件好事,如是不过是加入一个有规则的国际市场,然后按照规则去竞争。而力量强的一方显然是不怕竞争的,他们喜欢竞争,竞争可以占领市场、战胜对手、赢得利益嘛。二战初的德国日本害怕战争吗?不怕。同时,WTO中有一百多个国家在游戏,其中比我们弱的不少,他们都活着,中国显然不是其中最弱小的国家,为什么怕呢?如果我们的企业搞的很好,我们不照样可以成为强者,从而打出去占领国际市场吗?事实上我以前也有个贴《入关是个过程》有条件地支持入关,其理由是“置于死地后生”、“打破低效率低质量的的国家垄断”“在较量中生存和成长”“八年抗战也是一个反转的过程,战争尚且不怕,经济战又有什么可怕的?”但是在支持的同时我附加了一些条件,这就是“必须象准备战争那样准备”,“必须防止国内某些官僚主义与国外资本主义结合,出现出卖国家利益的情况”“必须注意规则的公平性”。前几天我们终于入世了,媒体上在庆祝,很多人忧虑,也有不少人说入世的好处。
龙部长说“要理解WTO的规则”,龙部长在接受谈话的时候还说“服务业要筑好巢来吸引人才”而好巢“能产生大量的中高收入人群”,在这里我有几个问题要问:如果服务业比如航空保险电信银行的收入比较高,那么其他行业的人才是不是要减少?高收入产业的服务业在服务业里面占的比重如何?竞争不会导致高收入产业的服务业超额利润下降从而导致高收入不高吗?筑好巢的资本哪里来?是不是交给国家的税收要减少?或者国家给资本支持?能保证我们筑的巢比外来资本更好吗?人才不去美国就不存在在国内为美国企业赚取利润的情况吗?国外的资本更加雄厚,如何避免我们的人才更对地倾向于外国企业呢?如果人才更多地为更高收入的外企服务那么国内的航空保险电信银行企业将面临什么竞争呢?而且规则本身公平吗?假设是公平的,那么机会平等吗?我认为如果是同一行业的企业,外来资本如果有50亿,国内企业有5亿,这时两者的机会更大呢?人才更核能选择什么企业呢?如果外国资本要收购弱势的国内企业怎么办呢?会不会出现经济受控的问题?
徐董事长说“入关对于宝钢的影响不是很大”“我们收购了本地的钢铁企业”“我们企业现在有十几万人”“WTO的两点最重要,一个是规则,一个是竞争”“规则既限制市场也规范政府行为”,柳主席说“不要在家里穷横”。首先我认为,入世对于宝钢、联想、海尔确实不是坏事,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已经很强大,他们是强者,他们对于国外的企业并不弱,而强者是喜欢竞争的,只有竞争才能实现优胜劣汰,而强者或不弱者很可能成为竞赛中的胜利者和获利者,为什么资本主义强国都在WTO里呢?因为他们可以成多地把握规则,另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很强,只要有力量还怕角力吗?当然不怕啦。但是宝钢、联想、海尔这样有资格进行国际比赛的企业中国有多少呢?按多说100个,他们能容纳多少劳动力呢?每个企业按20万算,2000万人,在放大10倍20000万,怎么还是很少啊,我记得中国好像是140000万人。如果中国只有3亿人该有多好啊,但是不是啊。其他120000万或者100000万怎么办呢?他们不在一流企业里工作啊。徐董事长说“我们是多万人,效率有问题,要精简道四五万”,那么这精简下来的一半多怎么办呢?安排到银行航空保险电信企业里去?银行航空保险电信企业不精简吗?据我所知办企业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那么自然地,在工人多余、效率不高的情况下就会精简人员。现在有很多企业资金不足,在家里都横不起来,入世之后能变成富横吗?很多大企业是靠国家投入发展起来的,也有企业是靠自己的竞争力发展起来的,改革把企业自主化了,这时候那些靠投入发展起来的企业怎么把利润回报给国家呢?比如深圳吧,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才,自身也很努力,外国资本为了占领中国市场也支持深圳,确实搞的不错。但是,他们怎么回匮国家的投入呢?其他城市是不是会因为他们的发展受到抑制呢?假设国内的大企业发展了,他们是否也抑制了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一个宝钢靠10%占领60%的市场,那么其他90%只能占领40%的市场了?如果外国企业来竞争呢?90%能占领40%吗?或者这些中小企业要接受被外国企业的吞并的命运?我不清楚WTO怎么规范企业的行为,但是我知道中国的企业普遍地说是弱而不是强。我知道中国有140000万人,而不是30000万人。我知道改革使得企业不必要办社会,但是人口过剩是个社会问题,需要政府来解决,政府怎么解决呢?如果很多人下岗交不起保险费用呢?国家有哪来的资金来解决严重的劳动力过剩呢?不管?保持低水平?还是加重对强大企业的税收?那样不是干涉企业的权利了吗?----上面的问题已经很多,另外的问题还有:我们准备好了吗?140000万人口的大国能够靠吃世界而发展到美国的程度吗?我们又美国那样的军事保证、经济力量、科技基础来保证靠吃世界生存吗?能保证国内的某些官僚主义不与国外的资本主义结合吗?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法则,我们是优还是劣呢?等等等等
即使有上面一些问题,我仍然认为WTO对于大企业、沿海地区、发达城市的不利影响小些,机会大些。而且既然已经入了,退也不是办法,但是怎么做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这时候的好办法不是顺从规则,使用变通的规则,或者制定一些自己的规则。重点要解决四个问题,一个是大企业一定要打出去,二个是劳动力过剩问题要解决好(虽说投资多就业机会会增加,但是为了效率效益优化下来的人会更多),三个是中国这样的国家必须采用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政策,使得公平能够比较好的实现。四个是吸引来资金并且控制住了,否则经济受控,国家必然不利。
上面向三位部长级别的人请教了一些问题,三位也一定看不到,这没关系,只要有人能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就好。我所以提出这些问题,是因为我觉得我们对入世太乐观,而且考虑问题的角度更多是从强者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这很危险。我不是WTO方面的专家,很多问题提的可能就有错误,希望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