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鸿的武功有多高?
如同金庸武侠小说男主人公一样,黄飞鸿的武功既有家传秘笈,更有高人指点。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名列清末武林“广东十虎”,其洪拳得陆阿采(与方世玉同为少林五祖)的真传。黄飞鸿自六岁习武,尽得父亲武功之精华。十五岁时黄飞鸿仗义搭救铁桥三的大弟子林福成,林为了报恩,将洪拳中最难上手的铁线拳和飞砣绝技倾囊相授。
1872年,十六岁的黄飞鸿开始设馆授徒,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他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聘为技击总教习及广东民团总教练,并随刘永福至台湾抗击倭寇。
黄飞鸿的武功高,更高的是人品。1867年一洋人携如牛犊大的狼狗在香港设擂向华人邀斗,飞鸿不甘华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脚”击毙恶犬,自此扬名香江。(见电影《黄飞鸿沙面伏神犬》)1912年鱼栏伙记冯学标(“卖鱼灿”)遭歹徒勒索被殴,飞鸿见义勇为严惩歹徒。(见电影《黄飞鸿义救卖鱼灿》)黄飞鸿的侠义行为被粤港两地人民津津乐道,其武功也就被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地越传越高,以至于在电影里成为无往而不胜的武林大师。
黄飞鸿电影中,制胜法宝“佛山无影脚”是一连串的迎面痛击;历史上,真正的无影脚却是一种偷袭手段。据黄飞鸿夫人莫桂兰回忆:发招前,先以手使出快招让敌人眼花缭乱,待其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忽然起脚击其下部。此招凶狠异常,黄飞鸿一般不用。“十三姨”真有其人吗?
关德兴主演的77部黄飞鸿电影中黄飞鸿总是“寡佬”(光棍)一个,到了徐克的电影,忽然冒出个貌美如花的十三姨----打着小洋伞,穿着小洋装,还教黄飞鸿说“爱老虎油”(ILOVEYOU)。历史上,十三姨查无此人。
有些人将黄飞鸿的第四任妻子莫桂兰当作十三姨,须知,黄飞鸿迎娶莫桂兰时,黄五十九岁,而莫才十九岁!莫桂兰过门后悉心学习武技,夫严妇勤,进步很快。黄飞鸿逝世后,莫桂兰偕黄的两个儿子移居香港,设馆授徒。她在香港武术界辈分最崇高,人称“莫老师太”。1949年,关德兴先生首演《黄飞鸿》时,特请她和黄汉熙(飞鸿之子)担任顾问,1983年莫氏在香港去世。
那个满口哨牙的“牙擦苏”也是查无此人,眼睛大大的“鬼脚七”梁宽倒是确有此人,是黄飞鸿年青而又最有名的徒弟,可惜短命死于25岁。由郑则仕扮演的“猪肉荣”真名林世荣,出身猪肉贩,是黄飞鸿众多门徒中授徒最多最有成就的弟子。林世荣的弟子刘家良执导的《醉拳》,捧红了成龙,也将黄飞鸿的“虎鹤双形拳”演绎得淋漓尽致。黄飞鸿为何这么出名?
1924年,黄飞鸿逝世,享年68岁。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他的名字,在他身后半个多世纪里,比他生前响当当得多。
黄飞鸿的第二代门徒在香港设馆授徒,其洪拳讲究“长枪(枪手)大马(马步)”,充满阳刚之气,渐渐成为港澳最流行的武术拳种。黄飞鸿的第三代门徒出了朱愚斋、忠义乡人等小说家,将黄飞鸿宣传得家喻户晓,第四代门徒出了“播音皇帝”钟伟明,每天一段“话说黄飞鸿……”响彻香港大街小巷。粤剧伶人关德兴将黄飞鸿故事搬上电影后,“黄飞鸿”三个字更代表了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
自1949年以来,香港共拍摄了100部黄飞鸿电影,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在粤语长片中,黄飞鸿这一人物基本上没有脱离传统意义上“侠”的形象,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佛山),做着“侠”们该做的事情:扶危济困,课徒行医。90年代后,黄飞鸿的艺术形象由慈父严师的武术家,变为除暴安良的年轻人,站在文化冲突、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最前沿,感受时代巨变所带来的巨大震撼,从而深刻地思考和反省中华民族未来的出路。黄飞鸿的形象因为这种改变而走出佛山,走出广东,甚至走向世界。
佛山为明清时期天下四大名镇之一,工商业发达,习武风气浓厚,是名闻海外的武术之乡。据悉,凭借此次黄飞鸿诞辰145周年的契机,佛山将建成一批包括博物馆陈列、娱乐、表演相结合的武术旅游观光项目,构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古镇都市文化格局。
8月27日,佛山黄飞鸿纪念馆,来自五湖四海的黄飞鸿门徒,将用他们矫健的洪拳表演,向世人昭示黄飞鸿精神---仁者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