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下属的岳阳医院(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金言報導)中國醫療改革近年來的最大變革之一,便是集中帶量採購政策的全面推行。這一政策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壓低藥品價格,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並在醫保基金日益緊張的背景下,提升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然而,改革推行後,隨著進口藥品的大量退出、國產藥品質量下降等問題的浮現,社會各界對集採政策的質疑聲浪日益高漲。患者面臨著「無藥可醫」的困境,醫療行業也在成本壓力下難以保持高水準的服務。這場改革是否真的能夠惠及百姓,亦或是在犧牲藥品質量與患者福祉的情況下換來「數據上的成功」?前內蒙官員杜文近日在自媒體節目中提出了有關醫改的七個問題,深入探討集採政策帶來的挑戰與危機。
第一問:集採政策的初衷與現實落差
集中帶量採購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大規模的統一採購,以議價手段壓低藥品價格,從而減少醫保支出,提升醫療資源的可及性。然而,隨著改革的深入,藥品市場的供應結構開始發生變化。許多國際製藥巨頭因利潤過低,無法承受市場壓力,選擇退出中國市場,導致患者無法獲得原本可用的高品質藥品。此外,藥品價格的持續下降,可能使得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縮減投入,影響藥品質量,進一步加劇醫療安全隱患。
第二問:進口藥的撤退與患者困境
進口藥在中國醫療市場中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別是在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罕見病治療領域,許多國產仿製藥無法完全替代其療效。隨著集採政策的推行,進口藥的市場空間被極大壓縮。價格競爭的結果導致這些藥品無法獲得合理的市場回報,迫使製藥公司選擇退出。
對於普通患者而言,進口藥的消失意味著治療選擇的減少,甚至可能影響治療效果。一些患者不得不轉向海外購買藥品,不僅增加了經濟負擔,還需承擔法律風險。此外,患者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新藥無法及時引入,導致治療方案受限,影響疾病的控制和預後。
第三問:國產藥的質量問題與醫療隱患
國產藥企為了在競爭激烈的集採市場中生存,往往不得不壓低成本,導致藥品質量下降。根據多家醫院的反映,一些中標藥品的療效不如從前,甚至出現了劑量不足、藥效失靈等問題。這些問題給臨床醫療帶來了巨大挑戰,增加了醫患矛盾,損害了醫療系統的公信力。特別是慢性病患者,他們長期依賴藥物控制病情,質量下降可能導致疾病惡化,甚至產生嚴重的併發症。
第四問:醫改政治化的深層危機
作為習近平政府推動的重大改革之一,集採政策被視為醫改成就的重要標誌。然而,這種過度依賴數字和政績的思維方式,忽略了醫療行業的專業屬性,導致政策與現實脫節。地方政府和醫院缺乏靈活調整的空間,進一步增加了醫療體系的內部壓力。此外,過度政治化的醫改模式導致基層醫護人員面臨更大的工作壓力,影響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患者滿意度。
第五問:社會各界的質疑與反思
目前,無論是醫療專家、媒體,還是普通民眾,對集採政策的質疑聲浪日益高漲。政府試圖通過宣傳「吹哨人」機制來安撫輿論,但能否真正解決問題仍存疑。許多人擔憂,若不進行深入的政策調整和科學評估,這場改革將會對公共健康系統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基層醫療機構,由於缺乏資源和技術支持,在面對藥品短缺和質量下降的雙重壓力下,服務能力進一步下降。
第六問:改革的出路
要解決當前集採政策帶來的問題,政府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
1.建立更加科學的價格機制,確保藥品質量不受影響,避免過度壓價導致供應鏈斷裂。
2.保護創新藥與進口藥的市場空間,確保患者有足夠的選擇權,保障特效藥的穩定供應。
3.加強質量監管與反饋機制,設立更透明的藥品質量監測體系,確保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
4.充分尊重醫療專業意見,制定更加貼近臨床需求的政策,讓醫療專家在改革決策中發揮更大作用。
第七問:我們應如何應對
這場醫改關乎每一位普通人的生命健康,每一個人都應該關注政策的變化,並在合法合規的範圍內,表達自己的訴求和意見。唯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推動政策回歸以民為本的初衷。患者群體可以通過組織社區互助組織、與政府部門進行溝通,提出切實可行的改善建議。此外,媒體和專業機構應該發揮監督作用,促使政府對改革的負面影響做出修正。
杜文認為,中國醫改的集採政策,雖然初衷是為了減輕患者負擔,但在實施過程中卻暴露了諸多問題。進口藥的消失、國產藥的劣化,以及醫療體系的壓力,讓改革成效大打折扣。唯有回歸科學、尊重專業,才能真正實現醫療公平,確保每一位患者的生命權益不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