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是對人本性的扶助,仁是積聚恩德的見證。(圖片來源:合成圖/看中國製作)
《淮南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收集史料、文獻集體編寫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於眾手,內容廣博,融合先秦諸子的思想。《淮南子》於20世紀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譯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節譯本,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本篇為讀者介紹《淮南子》中《繆稱》篇的部分內容。
【原文】其施厚者其報美,其怨大者其禍深。薄施而厚望,畜怨而無患者,古今未之有也。
[大意]如果施予別人豐厚,那麼得到的別人的回報也豐厚,如果結怨深大,那麼招致的禍害也必然深大。施予別人的相當淺薄而得到厚報、積怨深厚卻無災患,從古到今還沒碰到過這樣的事。
道是萬物的先導,德是對人本性的扶助,仁是積聚恩德的見證,義是合和人心、合乎眾人的心願。所以道被泯滅就以德來取代,德衰微了就產生了仁義。因此,遠古聖人之治是依靠道而不靠德,中古聖王之治是謹守德而不懷仁愛之美。近代君王治國是小心謹慎抱持仁義而恐怕失去仁義。君子沒有了仁義就無法生存下去,喪失了仁義就喪失了生存的條件。小人沒有了嗜欲就無法生存下去,喪失了嗜欲就等於要他的命。所以君子害怕失掉仁義,小人則害怕失去利益。觀察他們所害怕什麼,就知道了君子與小人的不同了。
《周易.屯卦》說:「追逐鹿而得不到嚮導的幫助,就是追進深山老林也得不到。君子知道追逐不到手不如捨棄,因為繼續追逐深入,危險就在前頭。」如果施予別人豐厚,那麼得到的別人的回報也豐厚,如果結怨深大,那麼招致的禍害也必然深大。施予別人的相當淺薄而得到厚報、積怨深厚卻無災患,從古到今還沒碰到過這樣的事。所以聖人知道自己怎樣和人交往,也就知道別人將怎樣回報自己。
聖人為人處事的方法,就像在四通八達的道路中央設置酒樽,以酒款待行人,行人喝酒多少,按自己的酒量來決定,喝多喝少以每人的適量為標準。所以能夠贏得一個人的心,也就能因此影響百人來擁戴。如果一個人能夠用他希望上司對待他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下屬,那麼他的下屬誰不愛戴他?如果一個人能夠用他要求下屬對待他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上司,那麼他的上司又有哪個不喜歡?
《詩經》說:「周武王能從愛護每個人做起,所以能夠積聚成崇高的功德。」崇高的功德是偉大的,關愛人的善舉是微不足道的。但正因為能從積累每一件小的善行開始,才能形成崇高的美德。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