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遠《孔子像》。(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古往今來,「知人」都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也是很多名人大家探討的問題。普通人當然希望通過「知人」結交知心好友,執政者希望「知人」而「善任」。如果當權者忠姦不分,所託非人,恐怕就要誤國誤民了。
美國家族諮商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所提出的「冰山理論」,被廣泛運用在各個領域,識人方面也給人很大啟發。薩提爾比喻,人的自我就好像一座冰山,能夠被外界看到的外顯行為只是露出水面的很小一部分,埋藏在水面下未說出口、不為人知的思想、渴望與觀點,其實更為巨大、複雜,才是人的內在本質。
2500年前,孔子是怎麼說的呢?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論語‧為政‧十》)
視、觀、察:這三個字在這裡似以深淺的次第為序。朱熹說,「觀,比視為詳矣;察,則又加詳矣。」《大戴禮‧文王官人》曰:「考其所為,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怎麼「知人」呢?在這段文字裡,孔子提出——視、觀、察。
「視其所以」,就是看一個人所幹的事,是幹好事還是幹壞事,為善還是為惡。但是,幹好事的就一定是好人、幹壞事的就一定是壞人嗎?
可不一定。這就要從「視」進一步到「觀」: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朱熹說,「事雖為善,而意之所從來者有未善焉,則亦不得為君子矣。」
又怎麼知道這個人是否善?這就得再進一步——「察」,洞察這個人的精神追求和心理狀態,所「安」何在。因為,一個人未嘗不錯做一兩件壞事,如果因此而心不安,仍不失為好人。相反,「所由雖善,而心之所樂者不在於是,則亦偽耳,豈能久而不變哉?」「安」就涉及到了一個人的「志」,他的價值觀和信仰,這是決定一個人本質的東西。能夠看透一個人內心的善惡以及志趣所在,才算真正的知人識人了。
通過「視、觀、察」,孔子極具信心地說「他還有什麼地方可以瞞得過我們呢」。甚至連說兩遍。
中國歷史上關於「知人」的講法很多,如《史記‧魏世家》中李克說「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諸葛亮在《將苑‧知人性》中提出觀人七法:「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這些都可以說源自孔子所說的「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如此說來,孔子的識人「冰山理論」領先世界2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