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臺灣跳反藝人、原中共統戰樣板網紅陳柏源憑一首《中國老總》在中國和臺灣紅極一時,後來遭遇鐵拳後覺醒,反過來揭露中共統戰手法。(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4年12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尹華報導)近日,臺灣百萬(粉絲)知名網紅八炯通過其頻道「攝徒日記Fun TV」發布了名為《中國統戰記錄片-上集》的首部紀錄片轟動全網,一週之內逾270萬點擊。陳首位跳反藝人柏源以親身經歷講述中共對臺灣網紅的系統性收買與滲透行動。影片詳細展示了多起涉及時間、地點與關鍵人物的案例,甚至包括電話錄音與對話內容。這一爆料引發了臺灣社會的強烈反響,媒體與公眾紛紛對此展開討論,掀起一場關於「信息戰」與「認知戰」的社會大辯論。
時評人矢板明夫表示,此次曝光的網紅收買行動,揭示了中共對臺信息戰的深度與廣度。它不僅涉及金錢交易,更牽扯到系統性的政治操作與國際戰略布局。面對這一挑戰,臺灣乃至國際社會必須提高警惕,建立更完善的輿論監管機制,識別信息操控與認知作戰,守護民主與言論自由。矢板明夫的評論提醒我們,網路時代的信息戰早已突破了傳統的宣傳範疇,成為國家間的隱形戰場。唯有加強媒體素養教育與跨國信息合作,才能有效應對這一日益嚴重的全球安全威脅。
從宣傳單到網紅:與時俱進的中共統戰策略
矢板明夫回顧了中共對臺宣傳的歷史,其對臺灣輿論的滲透可謂「與時俱進」。從早年通過氣球投送宣傳單,到近年大規模運用社交媒體平臺,中共的宣傳手法始終隨著技術的發展而升級。
-傳統宣傳與媒體滲透的演變
上世紀冷戰時期,中國依賴傳統媒體,通過廣播與報紙進行對臺宣傳。然而,隨著兩岸關係的變化與媒體技術的進步,傳統媒體的影響力逐漸減弱。中國開始投資臺灣媒體,通過資金收買、廣告投放與節目合作等方式,擴大在臺灣的輿論影響力。
-社交媒體與網紅操控的崛起
近年來,隨著臉書、YouTube等社交媒體平臺的普及,中共的宣傳策略再度升級。從發布「內容農場」虛假信息,到如今專注於收買臺灣網紅,中共成功打入臺灣年輕群體的社交圈。
通過塑造臺灣網紅,發布表面上「自然無害」的旅遊與生活內容,刻意對中國社會與政策進行正面宣傳,同時批評臺灣政府。這種操作偽裝得極為巧妙,讓普通觀眾難以察覺背後的政治意圖。
經濟壓力與收買困境:統戰經費的縮減
影片的另一個重要發現是,被中國收買的臺灣網紅所獲得的報酬,其實遠低於公眾的想像。許多網紅僅獲得幾千元人民幣的酬勞,而部分「策反」網紅在利益受損後,甚至站出來揭露黑幕。
-網紅報酬與經濟誘惑
以影片中揭露的臺灣網紅陳柏源為例,他在接受中方資助後,由於經濟糾紛導致財務受損,憤而揭露中國對臺滲透的幕後操作。這一現象說明,儘管中國有系統性收買行動,但其實際經費並不充裕,無法長期維持大規模的「宣傳軍團」。
-經濟環境的制約與統戰困境
中國國內經濟近年來持續低迷,政府的對外宣傳預算難免受到壓縮。隨著外宣經費減少,中國對臺灣網紅的收買行動日益依賴「低成本策略」,即用小額資金或免費旅遊換取宣傳資源。然而,這種做法的持續性與有效性,顯然將受到經濟壓力的嚴重制約。
中共全球化的「認知作戰」:臺灣並非唯一目標
矢板明夫還指出,中共的「認知作戰」並不僅僅針對臺灣。近年來,其信息戰行動已擴展至日本、澳大利亞、美國與加拿大等多個國家。
-全球網路滲透的策略分析
中國善於利用短視頻平臺抖音,以及各國主流社交媒體,假借廣告合作和「業配」名義與網紅合作。這一策略巧妙地規避了許多國家的媒體監管,成為中國對外宣傳的重要手段。
外國網紅為了獲取收入,往往會接受來自看似普通的廣告訂單,而實際上這些訂單背後可能隱藏著精心策劃的「認知操控」任務。通過這些網紅的自然表達,達成宣傳效果,迷惑全球受眾。
-認知作戰與傳統宣傳的區別
宣傳的目的是展示正面形象,而認知作戰則更具隱蔽性與欺騙性。其背後的政治目的明確,手法更為複雜。具體而言,認知作戰有以下幾個特徵:
-欺瞞性:假借普通內容之名,行政治宣傳之實。
-造假性:使用虛假數據與情感操控,引導公眾情緒。
-政治性:以影響選舉與社會輿論為終極目標。
矢板明夫分析,中共對臺灣的認知作戰不僅僅是為了改善自身形象,而是希望通過影響臺灣選民的政治取向,干預臺灣的民主選舉。他提醒,這種滲透行動已不僅限於新聞與媒體領域,而是深入到生活化的社交媒體內容中,令人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