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搗衣,古人搗衣為何總是在秋夜?(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秋夜思婦在李白筆下最美。李白《子夜吳歌 秋歌》曰: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李白展開一副場景,開篇起句就驚艷無比:「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沒有寫月色如何光輝如銀,但這「一篇」普照之下彷彿能看到那長安月色之美,而靜謐的月色之下卻是「萬戶搗衣聲」。
一片搗衣聲中,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良人。(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搗衣,為縫衣前錘布使之柔軟的過程。月夜之下,萬戶搗衣,一靜一動,有月色華美,有砧聲怦然!一片靜謐中千家萬戶婦女搗衣的聲音,此起彼伏,秋風瑟瑟也吹拂不盡女人思念丈夫的綿綿之情。唉,要等到幾時,才是鎮守邊陲的良人平定胡虜、停止遠征之日呢?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良人,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著真摯情意。情調用意,都沒有脫離邊塞詩的風韻。邊關思念的深情。讀來讓人怦然心動。
「月下搗衣」後來在詩詞中常常代表著思念。古代婦女搗衣為何在秋夜?
首先,搗衣,並不是單純為了洗衣。在各種天然纖維中,物美價廉者當數棉線。棉花原產於印度,大約南北朝時期開始傳入中國,但只在新疆等邊遠地區種植,真正傳入中原並大量種植應用要到宋末元初。在這之前,中國人穿的織物,不是絲的,就是葛麻的。絲綢製品品種極多,但無論哪種都很昂貴,平民百姓所著基本都是葛麻製品。葛麻結實便宜,但是非常粗硬,穿著很不舒適,在穿之前,必須經過反覆捶打,這就是「搗衣」。
在清潔方面很考究,在清洗葛麻衣物的時候,因其質地太硬,不可能採取用手搓洗的方式,得把衣物浸飽了水後,放在一塊平整的石板上,用一根一面扁平的木棒反覆捶打,將裡面的髒東西擠出來,同時,將衣服捶軟打平。
古時燈油是一筆很大的開支,點燈是一件奢侈的事,穿葛麻的平民百姓家點不起燈,主婦總是在白天做需要照明的事,而搗衣卻只需要有點兒光亮即可,完全可以在月光明亮的夜晚,「月下搗衣」是常見的場景。
月光本來就是一個和思念有關的意象,月下搗衣也因此成為思鄉的寄託。離人見到月下有人在搗衣,不由得想到家鄉也在搗衣的妻子。正在搗衣的婦人,被月色撩撥,也在這單調的搗衣聲中思念離去的家人。
除了李白的最著名的《子夜吳歌》,唐詩中寫到搗衣砧的地方不少。
杜甫《搗衣》:「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李白《搗衣篇》:「曉吹員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
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其二)》:「高殿秋砧響夜闌,霜深猶憶御衣寒。」均以搗衣砧寄情。
很有趣的是,古人搗衣,不但總在月光下,而且還總是在秋月下,這又是為什麼呢?
唐朝雖然國勢強盛,其實戰爭不斷,長期徵兵。唐朝當時實行的是府兵制。府兵平時是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時武器和馬匹自備,軍衣當然也是自備。士兵每年有幾個月的休假,到了初秋就回家,自然就得將穿了一年的衣物換下,取了新衣再走。七八月假期即將結束的時候,士兵的妻子就會提前為他們準備衣服,秋月之下,聲聲搗衣,既是盼歸,也是送別。
原來如此,秋風寒來,長安城中留守的戍婦正思念著戍邊的丈夫,搗衣聲、秋風都寄託著思婦的思念、擔憂和不眠的痛苦。「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徵人妻的眼淚,便落在搗衣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