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知夢不是一種罕見的現象,有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預知夢不是一種罕見的現象,有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包括歷史上的某些名人,如美國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和小說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
神秘的夢境
夢中的世界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神秘的,當我們睡著時都會作夢,雖然有時候我們會記得我們的夢境,更多時候卻忘記了。如果能在隔天,把前一個晚上的夢境轉述給朋友或同事的話,可以帶來很多的樂趣,不過,夢境中的含義通常只有你自己能夠領略。
你曾經在一個令你感到相當真實的夢境中醒過來,由於夢境太過於真實,因此你必須克服那些在夢中被觸動的情緒,像是悲傷、氣憤、喜悅或興奮的情緒。你是否曾經在醒來之後發現只是一個夢,而大大鬆了一口氣呢?夢境對於我們來說似乎是那麼的真實,以至於我們好似親身經歷一般。
儘管學者們多年來的研究以及嘗試解譯夢境,這個古老的問題依然存在著,夢的含義為何,它們是否真的和我們醒時的生活有關聯,並且蘊含著某種意義呢?許多的人把夢境當作是來自於潛意識隨機臆造的思想,因而不在去想,但是,有關預知夢(就是夢到了一些尚未發生的事件或經驗,但最後卻在不久之後的某個時間點發生在現實生活之中)的概念又是如何呢?
預知夢的實驗
瑟布魯克大學(Saybrook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Stanley Krippner博士,在過去40年多來,致力於超心理學、預知夢的研究和實驗。他聲稱預知夢的現象不僅可能,且就他的研究顯示那的確是辦得到的。在與《Vice Motherboard》的Geraldine Cremine進行訪談時,Krippner博士解釋,在他實驗室研究當中一個最為值得關注的預知夢:
「每一個夜晚,這個主要的作夢者會帶著意圖,希望能夠夢到有關他第二天早上將會體驗的經歷。這個作夢者整個晚上會醒來4到5次,並將他的夢境轉述給實驗者。在接下來的幾個早晨,試驗者會從一堆預先安排的選項中,隨機挑選一個經歷,而這個作夢者將會依安排經驗到這個經歷。Krippner博士表示,參與者不可能在那個經歷被挑選以及執行之前就知道他們將會有這樣一個經歷。」
接下來是一個作夢者具體的例子,這個做夢者在一個晚上會有好幾個關於各個不同的場景和環境之中的鳥的夢境。在第二天早上,作夢者會被置身於隨機挑選的其中之一的一個經歷當中。
Krippner博士說:「這個經歷是讓他坐下並戴上耳機。耳機裡播放的是什麼呢?鳥叫的聲音。同時他也可以看到影片的播放,至於播放內容是什麼?鳥的影片。」
這個實驗在連續八天之後結束,結束之後會從外界找來之前並沒有參與過原來實驗的裁判,請他們以作夢者的夢和他們在醒時被安排體驗的經歷相對作判定。對於每一個參與者,這些裁判都能在夢境和從眾多夜晚的實驗當中隨機的經歷之中,至少找到一個可以互相符合的。
即使我們接受預知夢的現象是可能發生的,我們仍然期待一個解釋。然而很可惜,我們根本就還沒得到任何解答。
我們知道的是,我們的潛意識在睡眠狀態中的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也就是作夢狀態時,能夠獲得很大的啟示。
一個1865年的案例,發生在這位名叫Frederich August Kekulé的化學家身上。當時他正奮力於瞭解在苯分子中的原子是如何排列。在與此問題搏鬥許些時間之後,他陷入睡眠之中,並夢到了一條蛇正在咬自己的尾巴。透過這樣的畫面,他想到了苯環,於是在這樣的過程當中,讓他在有機化學上實現了突破性的變革。
不同的時間概念
量子力學之中有個理論,可以用來解釋預知夢,它說明瞭在快速動眼期(REM)不受約束的狀態下,大腦有能力可以識別出某些我們在意識狀態下無法意識到的信號,而這些信號可以幫助我們意識到未來事件。這樣的想法和量子糾纏的理論相關,也就是在時間上兩個分開的粒子或點能夠相互作用,就好像彼此是連結在一起的,儘管在空間上它們是彼此分開的。
Krippner博士也針對量子力學如何解釋預知夢,提出了自己的說明,他解釋道:「大多數西方人是在不同的時間標準之下於生活和經驗中遭遇量子事件。我們對於時間的瞭解是『過去、現在、未來』,但量子力學提出的是一種不同的時間概念。」他表示,在他研究預知夢和薩滿教時,這些同樣的概念可以在他研究的許多原住民文化中找到:
「許多的原住民認為時間的流向形成一個圈,並且一圈一圈的形成一個螺旋,『那麼你也就會明白,在北美原住民的觀點中,人們是住在「長久的形體」(long body)之中,他們不會在軀殼邁向盡頭的地方步入死亡。一個人的長久的形體之中,存在著,也包含著其他人和自然的其他部分特性,所以,一切的事都在一起發生。而對於他們來說,你可以夢到關於未來的事,一點也不驚奇。」
夢,對於所有作夢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充滿神秘的經驗,很少人不會對他們昨晚的夢境感到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