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加征進口電動汽車關稅 中國廠商面臨重擊(圖)

發表:2024-07-04 20: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歐盟加征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關稅
歐盟加征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關稅。圖為中國廠商比亞迪的運輸場。(圖片來源:STR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7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編譯/綜合報導)歐盟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額外徵收的關稅於7月5日正式實施,中國廠商面臨重擊,中國商務部表示要進行談判。中國汽車業已經陷產大於銷的無底洞,產能過剩嚴重。

歐盟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額外徵收關稅

7月4日,歐盟官員表示,歐盟將從7月5日起對進口自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高達37.6%的關稅,這加劇了在這起迄今為止最大貿易案中歐盟與北京方面的緊張關係。

不過,關稅是臨時性的,有4個月的窗口期,隨著北京當局威脅進行大範圍的報復,預計雙方將繼續進行密集談判。

歐盟委員會徵收17.4%至37.6%的臨時關稅(沒有回溯期),旨在防止出現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所說的政府補貼廉價電動汽車造成的威脅。

7月4日發布的一份長達208頁的文件中列出的稅率與委員會6月12日公布的稅率相比,本次確定的臨時加征的稅率有所下調。

北京方面隨後表示,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中國的利益。

這些措施可能包括對白蘭地酒或豬肉等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

歐盟貿易主管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表示,北京沒有理由進行報復。「我們的目標是......確保公平競爭和公平競爭環境,」他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

歐盟反補貼調查還有近4個月的時間。最後,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可以提出最終關稅,徵稅期通常為期五年,由歐盟成員國投票決定。

「與中國的談判正在進行中,事實上,如果出現互利的解決方案,我們還可以找到最終不徵收關稅的方法,」東布羅夫斯基斯說,「但很明顯,這個解決方案需要解決我們目前面臨的市場扭曲問題......而且它需要符合市場要求。」

中國商務部7月4日表示,迄今為止雙方已就關稅問題舉行了多輪技術性磋商。發言人何亞東表示,「希望歐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展現誠意......盡快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

歐盟7月4日表示,比亞迪將面臨17.4%的關稅,吉利汽車將面臨19.9%的關稅,上汽集團將面臨37.6%的關稅。這些是在歐盟對汽車進口徵收10%標準關稅的基礎上徵收的。

被歐盟視為配合反補貼調查的公司,包括西方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和寶馬,將被徵收20.8%的關稅,而那些不配合的公司將被徵收37.6%的關稅。

這些稅率遠低於華盛頓計畫從8月份開始對進口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0%的關稅。

德國大眾汽車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一決定的負面影響超過了對歐洲尤其是德國汽車行業的任何好處。」

汽車行業高管對關稅發出警告,擔心反關稅或其他措施可能會影響其汽車在中國的競爭力,因為他們已經在努力跟上電動汽車市場上越來越多的中國競爭對手的步伐。

德國汽車製造商去年三分之一的銷量來自中國。

歐盟委員會估計,中國品牌在歐盟市場的份額已從2019年的不到1%上升至8%,並可能在2025年達到15%。委員會表示,其價格通常比歐盟製造的車型低20%。

歐洲政策制定者渴望避免重蹈十年前太陽能電池板的覆轍,當時歐盟採取了有限的行動來限制中國製造的太陽能電池板進入歐洲,導致許多歐洲製造商倒閉。於是在去年10月,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

中國汽車業陷產大於銷的無底洞

此前由於政府削減對微型電動汽車的補貼,中國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汽車廠商破產。後來得益於政府支持的基金和數十家其它投資者的注資,一些廠商去年重獲新生,儘管各種跡象已經表明,相對於需求而言,中國的汽車生產商實在是太多了。

中國汽車產能過剩的問題由來已久,100多個國內品牌每年的總產量已超過全國汽車用戶的購買量。然而,政府一如既往地支持鼓勵不盈利的廠商繼續生產,寄望以此促進經濟增長、保護就業並擴大中國在全球電動汽車業務中的作用。這種扶持(也包括對汽車生產商的補貼)導致全球市場的汽車產量增加,供過於求的局面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根據上海策略公司Automobility的產能數據和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簡稱:乘聯會)的銷量數據,中國目前每年的汽車產能在4,000萬輛左右,但國內銷量僅為2,200萬輛左右。這引發了殘酷的價格戰,特斯拉和其它公司紛紛在中國降價,美國和歐洲也在擔憂中國車企將向其它國家大量銷售在國內未售出的汽車。

燃油汽車的產能過剩尤為明顯,隨著中國消費者轉向電動汽車,燃油汽車正逐漸失寵。但產能過剩也是中國電動汽車面臨的一個問題,太多的公司在爭奪市場份額。

中國的汽車出口量在短短三年內增長了近四倍,2023年達到約500萬輛,這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美國和歐洲的擔憂。去年出口的汽車中四分之三是內燃機汽車,其中許多出口到俄羅斯,不過銷往海外的電動汽車數量也在增長。

顯而易見的是,即使國內銷售增長已經放緩,中國汽車行業正處於擴張模式,由此引發更嚴重的產能過剩。

應對產能過剩,北京當局試圖再次激發消費者的熱情。中國商務部等部門此前在一份聯合發布的文件中說,至今年年底,滿足一定條件的舊乘用車並購買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乘用車的個人消費者,可享受最高為人民幣1萬元的政府補貼;報廢滿足一定條件的燃油乘用車並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可享受人民幣7000元的補貼。

目前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內需低迷,中南海的決策者正試圖刺激消費,此前曾在2009年和2010年推出類似的以舊換新計畫來刺激內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