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多地高溫44度地表70度 山東玉米不出苗(圖)

發表:2024-06-13 15:5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乾旱
極端乾旱天氣。(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綜合報導)自6月8日起40℃熱浪席捲中國北方高溫還將持續。6月13日,中國北方多地最高溫達到44℃,地表溫度或超過70℃,河南16個地市重旱已持續10天,山東沂蒙山區大旱農民排號澆地,小麥減產,玉米不出苗。

北方多地最高達44℃ 地表溫度或超70℃

據中國天氣消息,6月13日,華北平原等地高溫仍處於鼎盛狀態,河北、山東、河南可能出現成片40℃,部分地區最高可能達43℃甚至44℃,可能會接近或打破6月最高記錄甚至觀測史記錄。

預計14日至15日,高溫南移強度減弱,但河南一帶高溫可能還會持續。16日到6月下旬前期,華北、黃淮等地高溫天氣將再度發展,部分地區氣溫可達40℃以上。

本輪高溫過程與往常不同,特點為地溫高、持續時間長。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和山東等地午後地表溫度可能超60℃,局地甚至可超70℃。且高溫不僅連續多日不斷,一天中高溫持續時間可能達到8小時甚至10小時以上。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的部分地區高溫甚至從10點前後起,到晚上19至20點才陸續結束。

上述文章評論區有山東網民回覆說,「剛從家到公司,10分鐘路程空氣吸起來都是燙的,吸幾口嗓子發乾開始咳嗽,那風就跟站在大功率空調外機下面被吹的感覺一樣!十字路口一剎車一股子橡膠燃燒的味…這室外路面溫度不上65度我是不信的」。

河南16地市重旱持續10天 中國對8省啟動Ⅳ級應急響應

據中新網報導,河南省氣候中心6月12日8時發布乾旱橙色預警,河南安陽、鶴壁、焦作、開封、洛陽、漯河、南陽、平頂山、濮陽、商丘、新鄉、信陽、許昌、鄭州、周口、駐馬店等16個地市72個國家級氣象站監測到氣象乾旱達到重旱等級以上,並已持續10天。預計6月12日至20日,上述區域及周邊乾旱天氣和乾旱範圍將進一步發展。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6月13日出現高溫天氣的大城市有,北京、天津、石家莊、西安、太原、銀川、濟南、鄭州、合肥等地,其中石家莊、濟南、鄭州氣溫可能達40℃,北京、石家莊、濟南氣溫可能創今年來的新高。石家莊、濟南、武漢、海口今後一週高溫天數可能超過5天。

中國水利部6月12日針對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陝西和甘肅省啟動乾旱防禦Ⅳ級應急響應,河北省氣象臺13日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安徽省宿州、阜陽、淮北、亳州多市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

山東沂蒙山區大旱 小麥減產玉米不出苗

大風新聞13日報導,網傳山東臨沂沂蒙山區出現持續高溫乾旱天氣,因長時間無有效降雨,導致部分地區水庫乾涸、河床開裂,莊稼、果樹受災嚴重。臨沂費縣村民曹先生稱,持續旱情影響到農作物的收成。他說,「現在是高溫37℃的大晴天,我們這裡的旱情特嚴重,小麥麥穗短小造成減產,玉米種了但是不出苗。」

往年此季節,沂蒙山蜜桃即將成熟,今年卻意外遭遇旱情,桃農們急上火,當地一位桃農望著果園祈盼降雨,「附近很多河道都已經干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下雨了,現在桃樹葉子都是耷拉著的,桃園裡面的草拔出來,根上的土都是乾的。」

在蒙陰縣高都水庫,一位桃農說,今年的蒙陰果農格外辛苦,從春天到夏天「透地雨」幾乎沒有,桃子生長主要靠人工澆水,眼看快熟了更需要水,桃農現在帶飯,白天澆園排不上號的,晚上戴頭燈去澆水。

他說,「現在就是靠果農自己澆水,關鍵是大部分河裡沒水了,大水庫裡還有水外,一些河道、水庫的存水量不太充足。目前(桃子)品種開始成熟,更不能缺水,三四天就得澆水,我覺得地下5米都乾透了,沒點水蒸汽的感覺,乾熱乾熱的,看天氣預報,最近好像還沒有大雨的樣子,不知道抗旱到什麼時候。」

據搜狐新聞6月9日消息,很多山東網友發布視頻爆料,聲稱山東沂蒙山地區出現大旱,很多農作物可能會因缺水被活活晒死,所以為了搶救莊稼,很多農民只能頂著38℃的天去澆地。有不少農民聚集一起,他們頭戴草圈,跪地求天下雨。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華北、華中地區本週氣溫創歷史新高,河北省北部氣溫一度飆升到攝氏42度。同時,中國東部地區正面臨乾旱,旱情威脅農作物生長。而河北省和中國東北三省都是中國糧倉、穀物主要種地。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