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又提出新詞彙--「大食物觀」。(圖片來源:PEDRO PARD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4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自從「新質生產力」一詞被中國官媒熱炒之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又提出新詞彙--「大食物觀」。實際上,習近平3月考察湖南的時候不經意間泄露了經濟真相,糧食危機已經步步逼近。
習近平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日前以頭版報導,習近平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習近平今年4月在廣東考察時稱,「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
什麼是大食物觀?
按照習近平的說法是:「要樹立大食物觀....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了哪樣也不行。」
而且習近平幾十年前就有這樣的想法?
習近平稱,「我在福建工作時,在山區幹過,也在沿海幹過。當時我就提出大食物觀,肉、蛋、禽、奶、魚、果、菌、茶……這些都是糧食啊。」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天要消耗70萬噸糧、9.8萬噸油、192萬噸菜和23萬噸肉。
據自由亞洲電臺4月23日報導,旅美時事評論人士橫河則認為,習近平提出的「大食物觀」無異於廢話,且無實際意義:「這個就是說,好像一定要他來指揮,來解決糧食安全和糧食多樣化,滿足人民生活需要。但是從中共建政以來到現在的歷史,之所以能夠滿足人民的生活其實是(市場)自由化的結果,所有的計畫(經濟)其實都是失敗的。」
橫河指出,「他(習近平)想用計畫經濟的手段,來完成只有市場經濟才能解決的問題」,橫河認為,習近平的所謂「大食物觀」難以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
橫河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糧食問題,一是靠市場經濟,二是要實現土地私有化。但目前,中國的土地所有權依然屬於國家,民眾只有使用權,私有化問題並未根本得到解決。近年來,各地方政府更依靠土地財政兼併大量土地來開發房地產,導致很多土地被拋荒。中國的城市化建設也是導致耕地減少的一個主因,從而威脅到糧食安全。「糧食安全問題肯定是有的,就是因為可耕地減少得非常快。」
習近平考察湖南 不經意間泄露了經濟真相
習近平3月18日至21日在湖南考察,中國官媒本週連續刊登習近平在湖南的動態消息。
中國官媒中新社3月22日報導稱,「習近平先後來到長沙、常德等地考察調研。這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第四次來到湖南,也是今年全國兩會後習近平的首次地方考察,從中釋出中國發展的重要信號。」
習近平強調,中國有14億多人口,糧食安全必須靠自己保證,中國人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湖南要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
湖南是中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水稻播種面積、總產量均居全中國第一。據官媒報導,習近平對農民代表說,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撰文《中共中央一號文件 道不盡的三農問題》指出,中共中央一號文件基本延續了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定調。例如,堅決守牢確保糧食安全的底線,確保2024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等等。
據中國農業農村部1月23日發布的信息:「2023年糧食產量13908.2億斤,比上年增加177.6億斤,再創歷史新高,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大豆油料擴種成效明顯,大豆面積1.57億畝,連續兩年穩定在1.5億畝以上,產量416.8億斤、創歷史新高。」
任重道指出,照理來說,2023年糧食再獲豐收,糧食供給應該無虞。但是,中國糧食進口規模依然很大。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中國進口糧食1.6億噸,同比增長11.7%。並且,中國進口農產品花費金額居世界第一位。
並且,多年來中國的土地已經嚴重污染,糧食主產區土地質量、主糧作物產量也在不斷接近極限。中國華北、東北等糧食主產區,土地長期超負荷利用,繼續增產困難。而大宗農作物的利用和開發,不論是育種還是栽培技術,都已經沒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實際上,糧食危機不斷逼近。
任重道分析並指出,中共在全世界大量購買糧食大概有三個企圖:
1、對內「維穩」,無論是民生還是經濟相關領域,都需要糧食。中共控制基礎民生物資,就控制住了民眾。
2、對外進行「糧食外交」,中共給缺糧的國家贈送糧食拉攏對方是有先例的,1959至1961年三年大飢荒時期,中共仍然持續著大量向蘇聯和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出口及贈送糧食,致使國內飢荒更加嚴重。
3、利用糧食及衍生的產業鏈,精準打擊某個國家和地區。即使中共不主動出擊,但是缺糧的國家內亂,引發了人道主義危機,這也分散了國際社會對中共作惡的注意力。
習近平的「新質生產力」如何解決中國經濟困境?
中國經濟萎靡不振,「新質生產力」一詞在中國「兩會」召開之時,受到中國國內媒體熱捧,被視為是拉動中國經濟的戰略突破口之一,也是本屆「兩會」關鍵詞。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5日下午在參加中國全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再次談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一詞是習近平去年9月考察中國東北部黑龍江時所提出。他強調「新質生產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習近平今年2月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兩會」後,各大官媒開始加強輿論導向,發布吹捧「新質生產力」的文章。
隨後,中國國務院承諾貫徹落實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口號,投資發展電動汽車、新材料、商業航天和生命科學等科技產業。
在不久前的會議上,中國總理李強宣布,中國將繼續加快光伏發電廠以及風電和水電項目的建設。
《紐約時報》中文網的文章質疑,習近平的「新質生產力」是否能解決中國經濟困境?文章認為,「新質生產力」這一口號部分是為了緩解國內外對於美國主導的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可能阻礙中國增長的擔憂。
但澳大利亞鐵礦石開採巨頭福蒂斯丘金屬集團的執行主席安德魯·福雷斯特表示,中國將不可避免地繼續在基礎設施上投入大量資金,包括公路、鐵路和港口。「基礎設施方面的情況實際上不會有太大改變,只是對製造業的重視會更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