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吃年夜飯圍爐、領壓歲錢、守歲的日子。(圖片來源:Adobe Stock)
2月9日正是除夕到來之日,過去向來將除夕視為過去一年的最後一日,並認為這是一個吃年夜飯、團員圍爐、領壓歲錢及守歲的重要節日。之所以重要,還因為這天必做一件傳統且隆重的習俗:祭拜神明與祖先,以傳遞對天地的敬畏與對先祖的懷念,以及對過去一年的庇佑表示感謝。
除夕祭拜時須注意的禁忌
由於家家戶戶都會在除夕這一天進行祭祀儀式等等節俗,那麼,除夕亦會是忙碌的一天。重視祭拜儀式的民眾都知道,小年夜(2月8日)晚上得拜天公,也就是小年夜跨除夕夜時舉行;除夕當天上午、傍晚會祭拜祖先和地基主。民間認為,之所以要先拜天公,是因為玉皇大帝是地位最高的神祇,因此必須要比地基主、祖先先舉行祭拜儀式,以示尊敬。至於除夕當天必須祭拜的對象包括了天公、祖先和地基主。
從古代傳承迄今日的祭拜習俗,含括了眾多禮數與規制。長輩往往叮囑後輩需謹慎行事、準備周到,以守護好運,避免犯了禁忌。接下來,就為各位介紹7點比較常見的相關禁忌。
1、避免以嘴巴吹熄香。
2、避免使用如廁的手來插香。
3、插香時,必須將香插正,切勿將香拔起,再重新插。
4、戴孝、服喪期間,避免前往廟宇參拜。
5、祭拜期間,不可以手指畫神明,說一些不尊敬的話。
6、祭拜期間,切勿跟他人發生爭執,如此方能保佑一家人都和樂融融。
7、在挑選供品期間,釋迦、芭樂、苦瓜、鳳梨、龍眼、香蕉等蔬果盡量不要選擇,避免因為不好的諧音、寓意而觸犯了神明。
除夕的相關禁忌
除了祭拜的相關禁忌,除夕還有一些習俗與禁忌。
1、有些人認為,除夕不能洗頭。其實,除夕夜是能洗澡、洗頭的,沐浴更衣正寓意著辭舊迎新,是好兆頭。畢竟除夕代表每年黃曆臘月的最後一天,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且「除夕」的「除」字有「去」、「易」、「交替」之意,因此大家當然要好好的除舊迎新。換言之,在除夕、在黃曆年間的最後一個晚上,所有進行的活動都會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兩大主題為中心。
另外,是大年初、初二不宜洗頭、洗衣服,因為這兩天是水神誕辰。為了避免對水神不敬,還是遵循傳統習俗吧!
2、舊春聯不宜繼續留存。民眾總在大掃除後,開始張貼新春聯準備歡度新年,撕下舊春聯、貼上新春聯,正象徵著除舊迎新,而除夕夜貼門神則是代表了驅逐不祥。
3、切勿說不吉祥的話。其實,平日裡就不宜說髒話,到了新年期間,就更應該多說一些吉利話,好為新的一年帶來好彩頭。
4、不宜關燈睡覺。過去民眾習慣「守歲」,就是指享用完年夜飯後,大夥兒一起聊天,共同等待新年的到來,接著在燃放鞭炮後入睡。守歲的意思是珍惜時光,回首過往,展望未來。再者,古人守歲並非乾坐著不動,而是相聚在一起的親友能飲用屠蘇酒、進行一些遊戲等等,好聯絡彼此感情。
晉代周處《風土記》有載:「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梁代徐君倩的守歲詩《共内人夜坐守歲》即提及守歲一事:「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裏覓楊梅。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叉重,為待曉光摧。」雖說守歲不可關燈,但是能使用小夜燈的,以示新的一年裡光明燦爛。
5、不宜吃光年夜飯。用過年夜飯後,理應留下一些飯菜,特別是象徵著年年有餘的魚。
6、不宜洗衣服。傳統習俗認為,除夕洗衣服會把好運給洗掉了。不過,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同,許多人已經不再遵守這類傳統禁忌。
7、不宜隨便吃藥。傳統認為,年頭與年尾不要吃藥。當然,罹患了慢性病的人理應按時服藥,切勿自行停藥。
8、不宜欠人錢。在過年前,理應先將欠債給還清,以免因此而倒楣一整年。
9、專家提醒大家,吃年夜飯時有三道菜踩雷,千萬不可上桌。一道是「花生芹菜炒魷魚」,這道菜代表工作會爆發被辭退、資遣等衰事;另一道菜是麻婆豆腐,這菜代表會滿臉豆花,倒楣受累;最後一道菜是山蘇,這菜寓意為三輸,也就是指什麼都輸。這三道菜若上桌,恐導致人一整年衰運或嚴重影響到過節氛圍,同時害人讓先前辛苦的準備與付出全部打水飄。
小編給您的溫馨提醒:民俗說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