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乃是天地之律,善惡必報,天地無私。(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善惡真的有報嗎? 這是一個千古謎題。
因果之律不容懷疑,凡事有其因,必有其果,此為常識。有人抱怨「好人沒好報」、惡人榮華富貴,這是怎麼回事?善惡真的有報嗎?還是老天總是開小差,弄出不公來?
不是的。你看到的善惡不報,不過只是表面。在古代流傳下來的大量文化中,有很多對人的提示。
城隍廟有副對聯,妙不可言:
上聯:陽世三間,積善作惡皆由你;
下聯:古往今來,陰曹地府放過誰?
橫批:你可來了。
有沒有驚出一身冷汗?
不報,是因為你看得太近。一件事情從因到果,不一定是即時的,可能要經過很長時間的醞釀。而無論如何,最終總能呈現出來。這就是俗話所說的「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不報,是因為你看得太自我。人不是孤立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而是與親朋好友的聯合體,在別人眼裡親朋好友與你也是一體的。你遭到別人的怨恨,他報復的可能是你的父母孩子;你施恩於人,別人照應的可能也是你的父母孩子。所以善惡有報,不一定報在自己。這就是《周易》所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不報,是因為你看得太簡單。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做著好事或壞事,其中的因果關係也在不斷地矯正與權衡,最終呈現出的結果自然就是另外的樣子。多行善與多作惡,關係的則是天平向哪一邊傾斜。
不報,是因為你看得太淺顯。善心是開放、有愛、端正的,惡心則是封閉、冷漠、扭曲的。所謂「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一個存善心的人,活得坦蕩自在,人際溫暖和諧;一個存惡心的人,則活得冰冷孤獨,在猜忌中戰戰兢兢;兩者的生存質量天上地下。所以不能只用壽數和物質回報,簡單去衡量善惡之報。
一句話:善惡必報。做個善良的人本身,就是上天對你最大的厚報。
積德無需人見 行善自有天知
德,很多人以為是修養,其實是智慧。善,很多人認為是品格,其實是高明。積德無需人見,冥冥自有天定;行善自有天知,天地間因果循環不爽。
《周易》云: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民諺也說: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餘。行善合於大道,積德去禍得福,對此儒釋道莫不認同之。
道家:人存善念,天必佑之
《老子》第七十九章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無親,是因為天道無所不容,對萬物一視同仁;常與善人,是因為只有「善」合於寬容世間、利益眾生的天道。」
既然天道對我們一視同仁,做不做得成一個大寫的人,就全靠我們自己,你的選擇決定著你內心質地的高下,你人生格局的寬窄。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善之一字。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臺始於累土,行不行善、積不積德,最終將造成人的天壤之別,有人眾星捧月,有人萬劫不復。
很多人都知道行善積德是人道、倫理、儒家,其實更是天道、規則、道家。
儒家:人有善行,眾必敬之
《孟子.公孫醜下》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儒家的道,就是德,就是善,就是仁義。合道之人,內心大度,氣質平和,舉止得體。他的為人,讓人如沐春風;他的行事,讓人信賴有加。這樣的人不受歡迎什麼人受歡迎?這樣的人不能一呼百應什麼樣的人能一呼百應?這樣的人不能成人成事,什麼人還能成人成事?
春秋名相管仲也說:善人者,人亦善之。人心是一個感應器,你善待他人,別人自然會感受到。人也都有回報的本能,所以又怎會不同樣善待於你?如此,則人人一心暖意,人間處處和諧。
《周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明代大儒方孝孺也說: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裡寧,為善事者子孫興。行善事積德性,不僅關乎自己,更關乎家庭子孫,你的德性影響著家風和子孫,在別人眼裡你與你的家人也一體不分,所以你行善,自然就是為家庭子孫積德。反之,你作惡,也是在為家庭子孫積累罪孽。
有修養的善人,人們稱之為君子。對此孟子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與人為善,就是君子。大道至簡。
佛家:人懷善意,心必寬之
人懷善意,心必寬之。(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佛經中有句話:凡夫畏果,菩薩畏因。凡夫之所以是凡夫,是因為只知道懼怕後果,於是只知道拜佛;菩薩之所以是菩薩,是因為知道一切的果必有其相應的因,消除惡因自然就消除了惡果,於是最終能夠成佛。
除此之外,真正的智者,還能更進一步知道,如果積累的是善因,所得的還會是善果。所以行善,總是和積德聯繫在一起。
這就是智慧的差別。正是因為智慧深遠,所以佛家才講慈悲。
凡夫自私故眼光窄小,於是路越走越窄,人生很容易就進入惡性循環;智者悲憫故眼界大,於是路越走越寬,一內心大天地大,身外路天高海闊。是大是小,只在一念善惡;何去何從,只看如何抉擇。
曾子說: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你行善、積德,就算福還不到,禍卻已經遠去了。而福氣,早晚也會來的,來得越晚,福氣就越大。
所以《太上感應篇》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又說:「心起於善,善雖未為,吉神已隨之;心起於惡,惡雖未為,凶神已隨之。」
只因為,因果,乃是天地之律。
<附錄:各地城隍廟對聯一覽>
陽世三間,積善作惡皆由你;
古往今來,陰曹地府放過誰。
(城隍廟通用聯,橫額「你可來了」)
是是非非地;冥冥曉曉天。
(福建泉州城隍廟)
幾何代數留今古;乘法歸除定是非。
(台南城隍廟)
這條路誰人不走;那件事勸你莫為。
(四川瀘縣城隍廟)
你哄你我不哄你;人虧人天豈虧人。
(陝西岐山城隍廟)
但得回頭便是岸;何須到此悟前非。
(城隍廟通用聯)
莫光光磕磕頭去;要細細問問心來。
(湖北恩施城隍廟)
善來此地心無愧;惡過吾門膽自寒。
(遼寧錦州城隍廟)
誰毀誰譽,逝者如斯夫;
不仁不智,孰之而已矣。
(北京復興門內都城隍廟)
赫赫明明,何必藏頭露尾;
生生化化,須防戴角披毛。
(四川豐都名山城隍廟)
百尺高梧,稱得起一輪明月;
數椽矮屋,鎖不住五夜書聲。
(鄭板橋題興化城隍廟)
雪逞風威,白占田園能幾日;
雲從雨勢,黑漫大地沒多時。
(鄭板橋題興化城隍廟)
做個好人,心在身安魂夢穩;
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
(上海豫園城隍廟)
趕緊吃虧,一文欠債理當補;
老實忍耐,半夜敲門心不驚。
(袁嘉謨題雲南石屏城隍廟)
進來摸摸心頭,不妨悔過遷善;
出去行行好事,何用點燭燒香。
(貴州關嶺城隍廟)
陰報陽報,遲報速報,終須有報;
天知地知,人知鬼知,何謂無知。
(江蘇常州城隍廟)
好,我不需磕頭,你且後退三步;
是,你若再饒舌,我就上前一鞭。
(田錫三題城隍廟)
不用假虔誠,你那心眼中想得甚事;
何須空禱告,我豈口頭上能騙之人。
(靳泰交題安徽鳳城城隍廟)
要作好人,自古忠臣孝子都有善報;
要做壞事,請看大奸巨惡怎樣收場。
(高鴻逵題山東膠州城隍廟)
淚酸血咸手辣口甜,莫道世間無苦海;
金黃銀白眼紅心黑,須知頭上有青天。
(四川豐都城隍廟)
站著,你背地做些什麼?好大膽還來瞞我;
想下,俺這裡輕饒哪個?快回頭莫去害人。
(貴陽某城隍廟)
為惡必滅,為惡不滅,祖宗有餘德,德盡則滅;
為善必昌,為善不昌,祖宗有餘殃,殃盡則昌。
(福建永定城隍廟)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事,論事寒門無孝子;
萬惡淫為首,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少完人。
(強上林題遼寧瀋陽城隍廟)
為人須憑良心,初一十五,何用你燒香點燭;
做事若昧天理,半夜三更,謹防我鐵鏈鋼叉。
(湖北應城城隍廟)
任憑爾無法無天,到此間孽鏡台前,還有膽否;
須知我能寬能恕,何不把屠刀放下,迴轉頭來。
(彭玉麟、吳坤題合肥城隍廟)
你的算計特高,得一回、進一回,哪曉滿盤都是錯;
我卻模糊不過,有幾件、記幾件,從來結帳總無差。
(城隍廟通用聯)
赫赫厥聲,濯濯厥靈,任是是非非,到此明明白白;
昭昭其有,冥冥其無,雖恍恍惚惚,誰不戰戰兢兢。
(雲南劍川城隍廟)
結什麼仇,造什麼孽,害什麼全家性命,為饒你顛倒是非,半世竟夸權在手;
占盡了利,沽盡了名,喪盡了天理良心,且看他榮華富貴,一朝終有雨淋頭。
(福建福州城隍廟)
冤債不吃虧,借幾分還幾分,到這裡限定日期,按數償來,轉眼便消因果簿;
危途休害怕,得一步進一步,盡任他安排陷井,憑天走去,到頭已過死生關。
(福建福州城隍廟)
問你平生所干何事?圖人財,害人命,姦淫人婦女,敗壞人倫常,摸摸心頭驚不驚?想從前千百詭計奸謀,那一條孰非自作;
來我這裡有冤必報!減爾算,盪爾產,殄滅爾子孫,降罰爾禍災,睜睜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鋒惡焰,有幾個到此能逃。
(台南城隍廟)
料此身未得長存,為什麼急急忙忙作幾般惡事;
想前世俱已註定,何必不乾乾淨淨做一個好人。
(江西南昌城隍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