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間全國共有2000萬下鄉知青。(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968年年底,《人民日報》引述毛澤東的最新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於是,當時還在鬧革命的全體紅衛兵小將,即1966-68年的初高中學生(俗稱「老三屆」),在鑼鼓喧天中被遣送到全國各地的農村去。
據統計,在隨後的十年中,共有2000萬左右的城市知識青年投入到上山下鄉的隊伍,從而成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人口大遷移運動,並演繹出一幕幕曠古未聞的人間悲劇。
從1968年到現在(21世紀初),已經是整整半個世紀了。當年風華正茂的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如今已經是白髮蒼蒼、垂垂老矣。他們中除了少數人在後來的高考中躍入龍門之外,大多數人面臨著下崗的處境和病痛的折磨。
對於這一代人的經歷和苦難,儘管已經有不少著述問世,但是作為早在1964年就已經下鄉插隊的我來說,總覺得還有許多問題需要疏理和反思。前不久,我曾經寫過幾篇回憶文章,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和鼓勵。如今還想把這個工作繼續下去,也不知道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否如願。
李大釗早毛50年 發起「知青到農村去」
要想考察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來歷和性質,我認為還應該從頭說起。
法國漢學家潘鳴嘯在其研究中國上山下鄉運動的專著《失落的一代》中指出:李大釗是中國第一個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馬克思主義者。這對我寫這篇文章是個重要的參考和提示。
1919年,李大釗在題為《青年與農村》的文章中說:「我們青年應該到農村裡去,拿出當年俄羅斯青年在俄羅斯農村宣傳運動的精神,來做些開發農村的事,是萬不容緩的。我們中國是一個農國,大多數的勞工階級就是那些農民。他們若是不解放,就是我們國民全體不解放。」
李的思想來自俄民粹主義
李大釗受俄國民粹主義思想的影響。(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李大釗所說的「俄羅斯青年到農村去……」,應該是19世紀下半葉的事。有關研究認為,李大釗「到農村去」的思想,首先來自俄國民粹派「到民間去」的運動。
在我們的教科書裡,民粹主義(Populism)是19世紀在俄國興起的一股社會思潮;它的基本理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極端強調平民群眾的價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眾化作為所有政治運動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終來源;二是依靠平民大眾對社會進行激進改革,並把普通群眾當作政治改革的唯一決定性力量;三是通過強調諸如平民的統一、全民的公決和人民的創製等價值理念,對平民大眾從整體上實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縱。
有研究者認為:俄國民粹主義是一個龐雜的思想體系,它因為崇尚「人民的力量」,所以對農民不僅有感情上的依戀,而且還認為農民身上具有社會革命的本能和生機勃勃的力量。所以,民粹主義者既有自命為「民之精粹」的英雄主義一面,又有「以民為粹」或「粹藏於民」的平民主義一面。這就使他們認為俄國可以通過保存農村公社、發展農民固有的精神,來達到繞過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目的。中國二十年代的鄉村運動,也與這種思潮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李大釗應該是在十月革命勝利以後,才接觸到俄國民粹派有關思想的。當時他可能是從日本獲得了早期民粹派運動的有關資料,從中發現了俄國青年知識份子試圖與農民相結合的獻身精神,認為這對於改造中國具有借鑒意義。所以他希望中國青年也能像俄國青年一樣,到農村去,到中國最需要你們的地方去。
強調都市罪惡 期待農民的政治覺悟
正因為如此,美國學者莫里斯.邁斯納在《李大釗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起源》中說:如果說李大釗的社會改造理論沒有直接取自俄國民粹派的東西,那它們之間至少也存在著理性上和理論上的共鳴。
莫里斯.邁斯納還認為,這種「共鳴」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強調農村的田園質樸的生活,從而與現代都市的罪惡形成鮮明的對照;二是在農民身上可以找到傳統的俄羅斯文化和高貴的俄羅斯精神。
人們注意到,李大釗的這種共鳴在《青年與農村》一文中有集中的表達。他說:「都市上有許多罪惡,鄉村裡有許多幸福;都市的生活黑暗一方面多,鄉村的生活光明一方面多;都市上的生活幾乎是鬼的生活,鄉村中的活動全是人的活動;都市上的空氣污濁,鄉村的空氣清潔。」
李大釗進行這樣的對比,是想讓青年人做出他所倡導的選擇:「青年啊!走向農村去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鑿井而飲。那些終年在田野工作的父老婦孺,都是你們的同心伴侶,那炊煙鋤影雞犬相聞的境界,才是你們安身立命的地方啊!」
這種對農民的稱頌和對農村的憧憬,在李大釗的思想中獨具特色;即使在他參與創立了中國共產黨以後,這種同情農民和嚮往鄉村生活的思想感情,仍然洋溢在他的許多文章中。
李大釗還認為,因為中國農民沒有辦法真正擁有土地和自由,也沒有走向社會主義的思想覺悟,所以青年知識份子在農民的啟蒙方面負有義不容辭的使命。也就是說,李大釗是把改造中國的希望寄託在城市青年知識份子身上,希望他們能為中國大多數農民群眾的解放,離開城市到農村去,在與農民相結合的過程中,激發農民身上潛在的政治覺悟。
需要注意的是,李大釗的這一思想,被農民出身的毛澤東繼承下來並加以改造,從而成為毛澤東對待知識青年乃至整個知識界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