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小的斯溫森畫眉鳥卻擁有飛越數千公里的能力。(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睡眠是一種生物體恢復精神與體力的休憩行為,人類的睡眠時間大約落在7至9小時之間,並會隨著身體狀況與年齡增減發生變動。若是睡眠不足時,人們會利用短暫的時間補眠,休息時間也是為了人從工作的壓力中喘口氣而生的,由此可知睡眠與休息對於生命而言的重要性,不過並非每一種生物的睡眠時間都長達數小時,有的甚至短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遷徙過冬的小鳥 斯溫森畫眉鳥
距今十四年前,當時科學家經由腦電圖的分析,發現人類飼養的斯溫森畫眉鳥擁有立刻睡著的能力,而且牠們僅僅睡了5秒到10秒。若是鳥兒對周圍有所警戒,那麼牠們就會只閉上一邊的眼睛,只有一半的大腦進入睡眠,類似的睡眠狀態也會出現在其他鳥類與需要換氣的水生哺乳類身上,因應不同的生活習性。
具有遷徙習性的鳥類,在長遠的途中鮮少於入夜後睡眠,牠們會選擇在白天打瞌睡,進入短暫幾秒的休憩。維爾納·賓曼是一名行為神經學家,他表示鳥類的大腦半球能夠比人類更獨立地運行,專研動物睡眠的精神病學家露絲·本卡則表示鳥類是否能夠因此補眠,填補遷徙時缺乏的睡眠,依然是個謎團,但能夠對牠們一年內對於睡眠的需求變化,推進人類對於失眠或睡眠疾病的研究。
一天內睡上萬次 南極企鵝
近期,學術期刊權威之一的《自然》出現了一篇研究,他們援引《科學》中的研究,對棲息在南極喬治王島的企鵝展開有關睡眠的研究。
研究對象為島上的一群企鵝,一共有14隻,研究團隊在牠們身上植入電極,藉此蒐集牠們大腦的活動數據,能夠識別個體是否進入深度睡眠,就此展開為期十天的觀察。這段期間,企鵝們每個小時居然累積超過600次的深度睡眠,尤其是在孵蛋時將會更加頻繁。法國布龍里昂的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學者保羅-安托萬·利布雷爾表示,這些企鵝能夠以「碎片化」的方式睡覺,不論是日夜,始終如一。牠們一天的睡眠次數破萬,縱使每一次僅有短暫的4秒,累積起來卻超過10小時以上,足以讓睡眠起到正常的休息效能。
研究中企鵝最久的睡眠時間也不過34秒,對人類而言連稍微休息的時間都不夠。這些現象讓生物學家馬德琳·斯克里巴感到震驚,牠們能夠憑藉這麼短的睡眠時間修復身體,這或許對其他需要保持警戒的生物有所啟發,尚未知曉哺乳類動物是否能以到同樣的效果,但至少已知有這麼一種生物能在這樣的情況下,維持正常的生活。
斯溫森畫眉鳥與南極企鵝可說是天差地別,棲息在北美太平洋沿岸落葉林中的斯溫森畫眉鳥,牠的體長不過16至20公分之間,體重不超過45公克,成年後的南極企鵝則達到4.5公斤,是前者最重的一百倍,卻都能進行短暫幾秒的睡眠,以此維持生活,令人期待後續學者更新的發現,或許將打破以往睡眠的既定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