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數不盡的文人墨客留下膾炙人口的「詠菊」、「讚菊」佳句。(圖片來源:Pixabay)
秋季是菊花的季節,無論是白的、黃的、紅的,但凡是綻放的菊花,總能讓人目不暇接。縱使菊花淡然地令人訝異,亦缺乏牡丹的雍容華貴、荷花的玉潔冰清,以及蘭花的芬芳馥郁,卻總令人無法忽視,甚至引發歷朝歷代數不盡的文人墨客留下膾炙人口的「詠菊」、「讚菊」佳句。爲何古人會如此偏愛菊花?其實,元稹的《菊花》這一首七言絕句,就已點出了關鍵: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提及菊花文句,大家總不免想起屈原《離騷》的「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淵明《飲酒‧其五》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杜牧《九日齊山登高》的「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鬚插滿頭歸。」鄭思肖《畫菊》的「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無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或是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的「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但是,真要了解古人為何會偏愛菊花,拿元稹的《菊花》這一首描繪了菊之情態,並傳遞了對菊之喜愛的七絕來回答,應該是再合適不過了。
元稹這首詩沒有任何一生僻字,文字從頭到尾都簡樸得很,但淡雅之間不失韻味,且能清晰點出眾人偏愛菊花的理由,令人越讀越覺得有意思。
第一句中,作者便以「繞」字點出了種植菊花之多:一叢接著一叢的菊花環繞著屋舍,令人覺得彷彿來到了陶淵明的家。
提及愛菊的文人墨客,陶淵明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一位,而其《歸去來兮辭》、《九日閒居》、《和郭主簿二首》、《飲酒》等作品都談到了菊花。陶淵明的隱居生活可謂是圍繞著清高的「菊花」在走。無論是賞菊、詠菊、採菊……陶淵明讓眾人深察:他深深地為菊花傾倒。
菊花也因爲陶淵明的關係,背負起了隱逸、堅貞不屈、高潔正直、清逸等美好象徵。
當元稹提及住家訪似「陶家」之後,不由令人想見其家環境的幽雅脫俗,以及元稹這位詩人的志趣甚是清雅、高超。
第二句「遍繞籬邊日漸斜」,則是描述了作者觀賞菊花的情景,而在忘情地賞著菊花之間,太陽逐漸西沉了。
至於直白的「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兩句,則道出眾人偏愛菊花的真正原因:不是無緣故地在百花中偏愛菊花,全是因為菊花開盡之後,便再也沒有花可賞了。
這兩句,點出菊花在群花之中是最後凋謝的。因此當菊花凋零,就再也沒有花卉可欣賞。而作為世間後凋的花卉,菊花理所應當地獲得了世人的珍愛。元稹透過菊花後凋的這一自然特點,點出其得天獨厚,當然其中亦暗暗讚揚歷經風霜才凋零的菊花,具備了堅貞不拔的美好特性,同時間亦回答了世人偏愛菊的原因。
不過,菊花當真是最後凋零的花嗎?當然不是!菊花過後,我們可還有在冬天綻放的梅花、櫻花、杏花、李花等多種花景可以好好觀賞。那麼,為什麼元稹偏偏要寫說「此花開過更無花」呢?與其理解詩人是解釋愛菊的原因,倒不如理解為詩人是在強調自己對菊花的深愛。當我們感受著作者的意圖及對菊花的情感之際,亦能察覺其中充斥不俗的藝術感染力。
元稹這一首詠菊七絕,雖然題材尋常無奇,但因內容未落俗套、別樹一幟,啟發了人的思考,更在反覆吟詠時深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