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慧發展面臨生產力不足的挑戰。(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9月28日訊】中國的人工智慧應用相當廣泛,從電商、建築施工,再到製造業,但近年來經濟低迷,青年失業率高,也導致生產力低落,人才無法學以致用。
在中美競合、關係緊張之下,人工智慧的發展猶如國家實力的延伸。中國國務院曾在2017年發表規劃藍圖,要讓中國在2030年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確保人工智慧可以深入民間,促進商業發展和國防軍事等建設。
中國要致力於成為全球人工智慧的引航者,會對近年來景氣低迷的經濟有什麼影響?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亞洲協會中國分析中心本週三邀請專家學者,討論中國人工智慧的機遇和挑戰。
前英國情報官員:中國透過人工智慧提高國際影響力
曾在英國情報局工作三十多年的奈傑爾.因克斯特,現在是倫敦經濟預測公司」伊諾多」(Enodo Economics)的地緣政治及情報分析主任,他說近代中國史如同中國追趕全球科技的發展史,不僅想從美國和其他國家在輸入科技上有所回收,也想藉此提升地緣政治的影響力,挑戰二戰以來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秩序。
他說:「(人工智慧)是中國對外輸出威權主義的一種形式」。
因克斯特認為,儘管西方國家對中國提出相關制裁,但中國往往能找出漏洞,聰明迴避,反倒是中國共產黨本身會是阻礙人工智慧發展的一大因素,因為「共產黨認為人工智慧應該要能反映並尊從黨的規範和價值觀。」
中國政府對人工智慧發展野心勃勃,想要提升產品價值、晉升產業鏈,卻也面臨許多挑戰。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資深學者法蘭克(Michael Frank)點出其它原因,例如勞動力不足。他說中國享有龐大且質量高的技術人才,但青年失業率或學非所用的比例卻高達20%,顯示人才未能獲得廣泛利用。
他說:「儘管中國GDP總量是美國的75%,但生產力只有美國的30%,如果想要模仿美國以消費為導向的經濟,會產生巨大問題」。
中國人工智慧普遍應用於國防、政治及商業
但人工智慧發展,不能只看人才和技術,也要觀察應用,法蘭克說在這方面,中國可算是相當優秀,超越其他國家,例如製造業及建築施工等傳統上不需要用到尖端科技的產業。而且,在制定ISO國際標準上,也已超前美國,不過如果美國願意,還是能和盟國,像是英國、歐盟、印度、韓國等合作,並且在語言上佔有優勢,因為目前許多數據資料仍以英文為最大宗。
與會的其他學者也認為,中國在人工智慧的應用上,有很大潛力。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the Center for aNew American Security)技術和國家安全項目的高級研究員艾莎.卡尼亞(Elsa Kania)表示,在軍事國防上,中國可以利用人工智慧進行戰略及決策指導、無人機運輸及人員訓練,還有透過政治宣傳對美國及臺灣進行心理戰。
她說:「如果我們觀察中國共產黨如何回應臺灣的選舉,例如深偽技術(deepfakes)等人工智慧驅使的資訊作戰,將是重要指標,能看出解放軍如何重複、實驗及運用這些工具。」
長期關注中國科技發展的記者Caiwei Chen,也針對人工智慧在中國民間的前景,提出看法。她認為,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淘寶」是最好的案例之一,在ChatGPT出現之後,馬上就推出相應的人工智慧客服,不僅幫助消費者購物,也讓電商運營者能直接產出宣傳照,不僅減少運營成本,還能二十四小時運作。
她說:「更別說是我們看到很多電商的現場推播員,他們不是人類而是人工智慧模特,雖然很多人認為不那麼真實,但在中國政治敏感的環境下,還是很有好處的。」
她表示,中國經濟低迷之下,地方政府也想學習肯尼亞等國,建立數據標注工廠,付錢讓科技大場像是百度、字節跳動及阿里巴巴等,應聘人工智慧數據標注員,增加就業機會。
版權所有 © 2006, RFA。 經自由亞洲電臺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