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如果習近平判斷侵台在政治上有需要,即使軍事上有困難,他也有可能鋌而走險。(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9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認為,在中國面臨經濟困境的情況下,習近平不會入侵台灣。然而,美國衆議院議員卻表示,這有可能使習近平甘冒更大風險,做出愚蠢的事。專家分析,如果習近平判斷侵台在政治上有需要,即使軍事上有困難,他也有可能鋌而走險。
拜登認為,在目前中國經濟出現困境的情況下,中共不會入侵台灣,而且中國已經沒有以前那樣的能力了。然而,美國衆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近日在一場對話中卻表示,中國面臨嚴峻的經濟問題時,習近平可能會接受更多風險,可能變得更不可預測,並做出愚蠢的事。他認為,這是中共政權的本質。
中共侵台將付出慘重代價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去年11月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武統台灣將爲中國帶來慘勝。其中的數據或許能讓習近平三思而行。
研究報告引用蘭德公司(RAND)2016年的一項研究估計,若中美之間因台灣問題而引發長達1年的戰爭,將使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減少25%至35%,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減少5%至10%。這還不包括戰爭對全球供應鏈造成的衝擊,也沒估算各方對中國制裁等影響。
此外,戰區範圍內的大部分海上貿易和空運都將中斷。2020年中國港口的航運量約佔全球100個大港口航運量的40%。中國的最大港口中有6個靠近台灣,很可能因戰火而受到直接的影響。中國貿易完全中斷將使全球貿易增加值減少2.6萬億美元,佔世界GDP的3%。這些數據是基於和平時期全球供應鏈的估值,只反映對貿易的初期影響。
其他的影響還包括跨國公司撤出在華業務,中國面臨巨大的資本外逃壓力。美國的主要盟國可能支持華盛頓在經濟上制裁中國持續數月或數年。中國與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和外交關係將顯著惡化,並使中國與周邊地區變得越來越敵對,一些國家可能發展核武器威懾中國。一旦中共武力犯台,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印度、越南和菲律賓等國的軍費支出將會激增,同時也會激起明顯的反華浪潮。
報告指出,如果美國進行有意義的軍事干預,即使推遲幾天甚至幾週,都將使中國的成本大幅增加,尤其台灣海峽的衝突將直接發生在中國經濟最重要和人口最稠密的東南沿海省份。
東南沿海5省市(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上海)的經濟體量佔全國三分之一以上,財政收入佔全國近4成,對中央財政上繳貢獻比例近8成。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進出口佔全國近6成。
戰爭一旦發生,中國東南沿海5省市縱深在1,000公里內,大多在台灣遠距不對稱戰力的火力覆蓋範圍內,對美國遠距作戰來說更不在話下。毀掉台灣,將以中國最精華的東南沿海5省市爲代價,對中共領導人來說,恐怕很難下動武的決心。
中共的「軍事服從政治」
在9月11日台北的地緣政治高峰論壇上,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台灣應該從烏克蘭獲得什麼樣的經驗教訓?》爲題發表演講。他說,若中國判斷沒辦法快速奪取台灣,就不太可能發起戰爭。然而,他認為政治層面的考量因素更爲重要,因爲戰爭是政治的最終手段。
長期關注兩岸和印太軍事安全事務的軍事評論員亓樂義指出,習近平對於戰爭和政治的辯證關係有過不少論述,並且清楚闡明軍事服從政治,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中共掌權後在邊境地區打了幾場仗,都以有限目的,快打快收爲原則,沒有被套住,沒有陷入戰爭泥潭,在政治上掌握了主動。中共政權安全無虞,國家總體發展進程沒有被打斷。如果對台動武,這些方面都會蒙受巨大影響。
亓樂義認為,對習近平而言,政治安全最爲重要,也就是政權安全和制度安全。如果對台動武威脅這兩項,習近平絕不敢輕舉妄動。對所有中共領導人來說,戰爭與政治的辯證關係,比戰爭與經濟的辯證關係重要得多。
亓樂義分析,如果習近平判斷侵台在政治上有需要,即使軍事上有困難和風險,他也有可能鋌而走險,對台發動戰略威懾和快打快收的軍事行動,確保台海形勢維持大國競爭的均衡局面,直到本世紀中葉,中美兩國力量對比出現翻轉。
中國的戰略威懾方式有8項,其中6項已在近年的圍台軍演中應用,另外還有「限制性軍事行動」和」警示性軍事打擊」尚未用上。前者包括對台局部海空域進行管制或封鎖;後者是對台特定目標實施小規模打擊,包括針對台灣的無人外島進行火力試射或適量升級,以小戰方式增強威懾效力。
亓樂義表示,這中間有很多灰色地帶可以組合運用,中國沒有必要發動風險最大、難度最高、時間最長的全面對台動武。他認為,美台應用更明確的方式讓北京知道犯台將面臨慘痛代價,即使運用戰略威懾也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