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如花隔雲端。(圖片來源:手繪插畫志清/看中國)
詩仙李白創作的這一首《長相思》(一)寫的淒婉纏綿,令人難忘。近日,我重讀時,有了另外一番感受。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淒淒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李白是一位有神在管的修道人,這一點歷來被人們忽視,但這恰恰是作者所有作品的「根」。李白在中國的文學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正是因為背後的神助。所謂的神來之筆,絕不僅僅是一個比喻,那可是完全真實的。
從表面來看這一首《長相思》,可知是描寫對一位佳人的思念,但若再深入一層,結合當時被貶的處境來看,同樣可以理解為抒寫詩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向來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傳統,例如:《楚辭》中的「恐美人之遲暮」。
至於「長安」這個特定地點,更是暗示了一種政治的托寓,此番理解當然就更高一層了,但如果我們站在超出常人的修煉層次,就不難看出這裡的美人是指在天上那個真正的家的親人,文章要真正表達的是對回到真正的家的渴望和期盼,以及對那裡真正的親人的思念,只不過用常人層次對佳人的思念非常含蓄的表達了出來,這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也是神傳文化內涵深刻的一個體現。
這首詩大致可分兩段。第一段從篇首至「美人如花隔雲端」,「長相思,在長安。」這個「長」字用的很絕妙,長久,永恆,就超越了一般常人中的離愁別苦,而「長安」就不單單是字面上的那個長安城,暗指宇宙深處的那個家。這就點明了作者思念的是自己真正的家。
作者居處非不華貴──這從「金井闌」可以窺見,但內心卻感到寂寞和空虛, 因為對真正故土的思念是生命中無法排除的。他先寫所聞──階下紡織娘淒切地鳴叫,其次寫肌膚所感, 「微霜淒淒」是通過逼人寒氣感覺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眼前是「羅帳燈昏」,益增愁思。一個「孤」字不僅寫燈,也是人物心理寫照,從而引起一番思念。「思欲絕」可見其情之苦。於是進而寫卷帷所見,那是一輪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詩人心中想起什麼呢,他發出了無可奈何的一聲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長相思」的題意到此方才具體表明,宇宙深處的家和親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卻又很遠,遠隔雲端。與月兒一樣,可望而不可及。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長嘆」,思念故土,卻又無法回家,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思念其實是雙方面的,故土的親人同樣在想念著我們。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緊承「美人如花隔雲端」句,這裡很容易被理解為寫一場夢遊式的追求,類似屈原《離騷》中那「求女」的一幕。 詩中人夢魂飛揚,要去尋找他所思念的人兒。然而「天長地遠」,上有幽遠難極的高天,下有波瀾動盪的淥水,還有重重關山。其實,實際情況是李白能元神離體,但離真正回家的層次還是相差很遠,所以最後發出「長相思,摧心肝」的感慨。這裡的摧心肝看似情重,實則表達了回歸願望的強烈,和「思欲絕」是對應的,
作者作為修煉人,當然知道情是要放下的東西,這裡的「絕」不是為了常人的情死去活來,所以雖則悲慟,但絕無萎靡之態,是一種積極的回歸態度。
此詩形式勻稱,文字技巧高超,強烈表達了返本歸真的佛性又含而不露,所以才能夠被人們長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