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圖片來源:HYDER合成)
【看中國2023年8月5日訊】在上週,Pew Survey公布了一個全球24個國家的民意調查,詢問各國人民對於中國議題的看法,於今年2月至3月間共調查了27000人。在這份調查裡,大多數的媒體報導了有接近7成的全球民眾不喜歡中國(28%喜歡、67%不喜歡),而且不喜歡的程度幾乎都逐年提高,甚至在許多國家是有史以來最高(也就是下圖最右側有塗色的民調數字即為2023年在該國調查到史上對中國最不喜歡的數字)。
厭中是全球普遍趨勢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然而,假如我們細看這份民調的完整報告,可以看到許多也同樣值得討論的地方,以下一一說明。
第一,這份報告執行的時間是二、三月,也就是中國已經解封,並宣布大力重振經濟。因此中國在問卷調查時已經重新跟各國來往,但卻仍然被許多國家的民眾討厭。而在其他題目中,雖然各國民眾認可中國科技與軍事實力、也認為中國制的科技產品比較便宜,但說到其他軟實力議題,例如娛樂或是中國的一般生活水準,則認為中國在這方面並不突出。換言之,所謂的說好中國故事、或者經濟交流,在疫情之後到目前來看並沒有辦法改善中國對於世界的形象。而在報告後半段,也提到了現在各國又逐漸認為美國才是對全球經濟影響最大的國家,而非過去幾年認定的中國。
這一點對臺灣尤其重要,因為之前在我的《思想坦克》專欄中,我們就有分析到美國以及各國民眾,在比較烏俄戰爭以及潛在的中臺戰爭的立場上是高度相關的,只要各國民眾越討厭中國,就越會支持在中臺戰爭時制裁中國,而且這趨勢在烏俄戰爭爆發一年來十分穩定。換言之,目前中國無法透過硬實力與軟實力改善其形象時,攻打臺灣會碰到的國際成本就會大幅提升。
第二,相較於中國,世界各國更討厭習近平。雖然Pew報告裡面已經指出世界各國民眾對於中國的反感、跟對於習近平的不信任程度是高達0.9的高度相關,但假如我們仔細看一下對角線的位置(下圖橘色線,為本文作者自行加上),則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的國家在橘線的上方。在橘線上方代表該國「對習近平沒信心的程度比對中國的反感程度還要更高」。像是墨西哥,對於中國的反感程度不到4成,對於習近平的不信任度卻高達6成。就24個國家總平均來說,對習近平沒有信心的比例是74%,比對中國的反感程度(67%)還要高一截,而有信心的比例僅有19%。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這個趨勢跟中國國內政治改革正好是相反的。習近平自從2012年掌權開始,把中國的集體決策制打破、把權力跟崇拜全部集中到習近平一個人身上,把自己的名字寫進憲法、在各少數民族家裡挂習近平畫像、要全中國各級學校念習近平語錄與生平故事,把習近平拉高到等同於全中國的高度。然而,從國際的層級來看,這樣獨尊一人的做法反而帶來不穩定、同時也是反民主的,因此習近平越是在國內塑造個人崇拜與權力鬥爭,從國際的角度來看對於習近平的不信任程度越高,連帶拖累了對中國的整體形象。
當然,這種對內鞏固權力、卻破壞對外關係的作為,也不僅是中國。包括最近在討論給翁山蘇姬減刑的緬甸軍政府、正準備遭到國際聯合制裁的尼日叛軍,都是現成的例子。當然,臺灣現在台面上也出現了這樣只想鞏固國內權力、視國際關係與臺灣國際形象無物的總統候選人,臺灣選民不可不慎。
各國咸認中國會干涉它國內政
最後,在這份問卷中,有問一個過去學術問卷比較少問的問題:「中國是否有干涉他國內政(Q29.In general,to what extent do you think China interferes in the affairs of other countries)。」這題之所以重要,因為這是中國自毛澤東以來的重要宣傳策略以及重要外交手段:以不干涉他國內政為訴求,拉攏第三世界的盟友,共同透過全球組織的投票來形塑自己國家的利益。習近平在國際宣傳對臺戰略時,也一再強調中國不干涉他國內政,所以其他國家不能幹涉中國內政,將台海議題內政化。然而,在這份民調當中,幾乎全部的國家都有過半的人認為中國會干涉他國內政,中位數為57%,僅有35%的民眾覺得中國沒有干涉他國內政。
這個民調分布顯然讓習近平的宣傳不攻自破。尤其是義大利,歐洲第一個一帶一路的國家,有高達82%的義大利民眾覺得中國會干涉他國內政,這也難怪義大利政壇最近在討論退出一帶一路的相關事宜了。
總而言之,這份問卷顯示了目前對中國的反對聲浪,並非只是美國一國、也不只是當初川普(特朗普)帶起來的旋風、也不只是疫情中斷接觸帶來的影響。這股全球反中民意對於中國已經有更高程度的瞭解(因此顯示在對於中國、對於習近平的偏好評價不完全相同),但也因為更瞭解而更看不到給中國正面評價的因素。
當然,問卷中處處也有提到年輕一代平均而言對中國的好感程度比經歷過冷戰的年長族群為高,且這同樣為跨國現象。但究竟這樣的態度差異是會隨年齡變化、或是隨著世代變化,就需要持續追蹤調查了。
作者為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在臺中一中被選進數學校隊,接著考取台大電機系後想當個科學家。在椰林繞了一圈後,覺得還是人類有趣多了,於是跟著數學一起投入研究政治,成了政治科學家。
(新世紀博客:思想坦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