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是如何打破中國的經濟脅迫?(圖)

作者:顏寶剛 發表:2023-06-06 09:2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澳洲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圖片來源:公用領域)

【看中國2023年6月6日訊】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慣常以自身經濟的優勢,以經濟貿易脅迫在政治上對立的國家屈服,這些「威嚇」手段很多時都能夠收效,但過去三年卻出現了一個異數:澳大利亞成功「逆轉勝」,甚至中國因為制裁措施而自食其果,最終不得不屈服取消對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制裁措施,這能否為其他國家示範能抵制中國的「欺凌」?

新冠疫情大流行初期,澳大利亞呼籲對疫情爆發來源進行調查,這激怒了中國政府,招致北京對包括葡萄酒、大麥和煤炭等一系列澳大利亞出口商品實施貿易限製作為報復。

當中國在2020年對澳大利亞發起經濟脅迫運動時,共產黨認為他們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中國就是澳大利亞的「衣食父母」。中國以誇大貿易慣例和蟲害為理由,大規模限制從木材到煤炭、龍蝦、大麥和葡萄酒等各種貨物的運輸,給澳大利亞造成了240億澳元(160億美元)的損失,令總出口損失了5.5%。

過去澳大利亞的經濟確實過分依賴中國。2005年,對華貨物和服務出口佔對外貿易的11%,到2020年,這一比例達到37%。《經濟學人》編製的中國風險敞口指數,當中包括對中國的商品出口、服務出口,以及在中國和香港經營的外國跨國公司收入。澳大利亞的風險敞口在2020年佔GDP的8.2%,是美國的兩倍,排名僅次於首位的德國。

然而澳大利亞並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屈服。在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高達80%的關稅後,生產商轉而出售給東南亞國家。他們還種植了其他農作物。而中國的啤酒製造商不得不購買其他國家的大麥,而這些大麥質素並不好。當中國阻止澳大利亞煤炭運輸時,同樣,它不得不從俄羅斯購買更多煤炭,而且價格更高。

相反,澳大利亞在中國政府禁止進口煤炭之後,這些煤炭被銷往了印度、日本和韓國的市場。澳大利亞財政部估計,出口商對新市場的出口增加了33億美元,基本抵消了40億美元的對華出口下降幅度。

結果今年1月,北京悄悄終止了對澳大利亞煤炭的非官方禁令,這是自2020年以來首次允許通關,到了3月更進一步通知中國海關開放所有澳大利亞煤炭進口,結果令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在3月份飆升到歷史新高。

最新數據顯示,澳大利亞3月份對中國的商品出口額達到了190億澳元(約127.1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1%,略高於2021年中的高峰。而受惠於對中國出口的成長,澳大利亞的貿易順差總額提升至153億澳元,升到歷史第二高水平。一切均顯示,澳大利亞現在正以非常好的狀態從中國三年的欺凌中恢復過來。

澳大利亞將如何防範重蹈覆轍的風險?與中國完全脫鉤並不現實——中國仍佔其商品和服務出口總額的近三分之一。但三年的中國霸凌已經留下了印記。澳大利亞正試圖通過與印度和英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來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另一個與歐盟合作的項目正在籌備中。

除了這種謹慎之外,澳大利亞也瞭解自己的優勢。在兩任政府的領導下,它通過《AUKUS》將其安全政策與美國及英國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包括三邊潛艇建造協議,它還在外交上採取更多行動來對抗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貿易禁令收到效果是適得其反。

據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對被視為觸犯其利益的國家實施的貿易限制,這一戰略事與願違,反而促使一些國家向美國靠攏。研究考察了中國自2010年以來對八個國家使用脅迫性策略的情況,包括日本、挪威、菲律賓、蒙古國、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立陶宛。

研究顯示,雖然中國的行動給這些國家的某些公司或行業帶來了短暫痛苦,但事實證明,中國政府並未成功地讓這些國家的政府改變對華政策,反而給其中一些國家採取更強硬的對華路線提供了政治藉口。

例如,2016年韓國批准部署美國飛彈防禦系統「薩德」以防範朝鮮威脅之後不久,隨後中國關閉了韓國樂天的幾乎所有門店,並暫停了對使用韓國產電池的電動汽車的補貼。作為回應,韓國加強了與東南亞國家和印度的經濟聯繫。去年尹錫悅當選韓國總統,他在競選時宣稱要採取更強硬的對華立場,並承諾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現實是澳大利亞能抵抗中國的貿易制裁,背後當然有自身優勢:很少有國家能擁有澳大利亞這樣「幸運」的自然資源,更巧合是期間由中國散播的新冠疫情基本上改變了全世界對中國的供應鏈依賴,加上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正在重新改寫,令中國昔日的政治及經濟霸權,今天未必再具威嚇。當然關鍵的問題是到底中澳之間的權力牽引能否在其他國家重演,實在值得更多研究深入分析。

最後要說的是,中澳之間貿易糾紛,與香港亦有關係。還記2021年10月,當時海關新任關長何佩珊上任後,稱走私澳大利亞龍蝦進入中國大陸,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表面上,它只是走私龍蝦的問題。但這些(走私)活動是破壞我國對澳洲實施的貿易限制。」

當時外界對一個特別行政區的官員公開承認中國違反世貿協議、對澳大利亞作出制裁大感震驚(因為內地一直蟲害及其他荒謬理由作藉口),甚至被澳大利亞駐世貿組織代表以此為指控北京違反世貿協定。它們導致十多種貨品無法出口至中國,當中也包括龍蝦。

今天中澳關係已經大致復常,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更飆升到歷史新高,不知我們的海關關長經過近兩年調查「走私龍蝦」的行動,是否查找到任何國安指控?還是中央已經早有指示,特區官員不應妄議中國外交及貿易關係,只要管好自己的「龍蝦走私」?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