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9年6月,反送中抗爭者聚集在維港碼頭,地上展示一面英國國旗。(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英國人如何看待外來移民?談不上歡迎,也說不上反感,大概習慣了。不過,如今英國公共資源緊絀,民眾生活水平下降,難民潮卻此起彼落,英國人出現保護主義情緒,是可以理解的。實話說,於英國生活年多,歧視是罕見的,適應生活也不難,但融入卻不容易。後來筆者覺得,融入並非只與個人努力掛鈎。當然,我們應該感激英國給予容身之所,然而,一個族群如要得要尊重,要靠自己爭取,而非靠別人包容。一個族群若果沒有尊嚴自覺,對道德勇氣沒有追求,恐怕一代兩代之後,我們還是一個善於逃生,繼續流散異鄉的族群。
早前與一班移英港人開會,提及香港人身份傳承問題,究竟傳承什麼?傳承那種屬於口腔期的「美食天堂讚譽」?還是傳承所謂的「買辦經濟奇蹟」?香港從來都有一種說法:「借地的地方,借來的時間。」在我眼中,值得傳承的香港人價值,始於2019年之後,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敢於嘗試挑戰強權,並對受苦族群有同舟憐惜之情。是這種尊嚴自覺及道德勇氣,使一個族群能夠傲立於世界。的確,香港人不以地域、語言去劃分,不論人在香港還是英國,都有太多建制走狗及懦弱自私之輩,如果這就是香港人,這注是一個抬不起頭的族群,談傳承是可笑的。
2019後的香港抗爭歷史,我們記錄事件,還原過程,並非為了行禮如儀,情緒綁架,而是要記住我們曾經的勇氣,記住我們曾經的並肩守望,記住因此蒙難的人物圖騰。香港能否有光復一日?我不知道。不過,如果我們失去這些價值認同及追求,那麼永遠只是寄人籬下的族群,沒有傳承價值及需要。自稱「香港人」,是一種承擔,必要時還是一種或多或少的犠牲,沒有這種自覺,就不要奢望太多外間對你的身份認同及尊重。
如今對我而言。融入,就是努力學習一種自幼討厭的語言,認真做好一份並不適合我的工作。將來我會重返香港,在這個養我育我的地方,貢獻一分力量,使這種族群挺起胸膛,被世界認同,這才是真正的族群平等。況且,我們並不缺乏這種能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