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宇宙運行的規律,「德」是順應這規律去做。(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道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最高信仰,也是人類最為高貴的價值。「道德」在生活中的使用率很高,我們經常會說誰道德高尚,誰不講道德,誰道德水平低下。那麼究竟甚麼是「道」?甚麼是「德」呢?
老子著作了一部《道德經》,以最本源、最玄妙、最高明、最博大的觀點,為人們解釋了「道」和「德」。
《道德經》裡說:「道可道,非常道」。「道」,就是宇宙萬物中那個最原始的東西,是宇宙天地運行的規律,也可以說是自然規律,是不以人類主觀願望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世間萬事萬物,都是「道」所演化出來的現象。
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裡的「一」是甚麼呢?就是「道」。宇宙天地,自然萬物,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都在「道」之中。
《易經》上講:「百姓日用而不知」,「道」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時時刻刻都伴隨在我們左右,須臾不曾離開,只是被我們忽略了。
「德」者,得也,立身行道而有所獲得,就是「德」。也就是說,只要能夠順應宇宙天地的這種規律去做,就是德。一個人如果能夠悟道,能夠按照「道」的法則做人做事,那就是有德者;一個人即使沒有悟道,但他的行為沒有偏離道,也是德。
所以說「道」是本體,是本質,而「德」只是現象,是結果。「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德」卻是可以看得見、感覺到的。
拿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來講,比如種植莊稼,甚麼時候種,甚麼時候長大、成熟,所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這都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但現在我們人類自以為聰明,又是上化肥、又是打農藥,還有大棚蔬菜,這就是沒有順應自然規律,就是「不德」,那這樣長出來的瓜果蔬菜,就不好吃,甚至還有毒,影響健康。
還有現在養雞的、養豬的等等,為了盡快長大,都使用各種添加劑,讓動物迅速長大,提前出欄,這都是違背自然規律的,都屬於「不德」。
還有現在人很喜歡熬夜,也是「失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了晚上,就是休息的時候,你不順應自然規律,晚上熬夜,白天睡覺,那就是「失德」,身體健康就會受到損害。
當今社會,道德水準在一日千里地下滑,面對道德的淪陷,人們感嘆、無奈、恐懼,渴望有朝一日人類能道德回歸。道德回歸,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因為回歸的基礎是從每個人自身修養的德行開始。當所有人的品行升華了,整個社會環境就會轉變,道德就會回升。
一個有道德的人具備哪些行為?
大禹(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得知道如何去做。一個德行高的人,應具備哪些行為呢?我們看看古人如何說的。
《尚書·虞夏書》記載:皋陶,生於堯帝統治時期,他聰慧曠達、仁義多才。與堯、舜、禹一起被稱為「上古四聖」。在中國上古時期,他是一位極具深遠影響的人物。他曾輔佐堯、舜、禹三位聖君。
皋陶說:「一個有德行的人,應該知道他所作所為是甚麼。檢驗一個人的行為可以依據九種品德。」
禹問:「甚麼叫做九德?」
皋陶說:「寬宏大量而又謹小慎微,性情溫和而又有主見,態度敬謹而又莊重嚴肅,能治理國事而又辦事認真,善於聽取別人意見而又果斷剛毅,為人正直而又態度溫和,直率曠達而又能守分際,剛正不阿而又能充實,堅強不屈而又符合道義。這善美吉祥的九種美德要彰顯啊!」
這九種美德被皋陶視為德行標準。如果臣子做到其中三德,就可以封為卿大夫;如果做到其中六德,就可以封為諸侯。如果有官員按照此標準互相學習,他們的行為順應天道自然規律,就會取得一定功業。
皋陶說的這九種美德,不但是為官的最高德行要求,也是普通百姓的境界要求。如果天下百姓都按照這個努力去做,一定會出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