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0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以色列耶路撒冷會見以色列外交部長科恩之前的新聞會上發表講話。(Amir Levy/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2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肖然綜合報導)就在美中雙方就麥卡錫訪臺一事交鋒之際,英國《金融時報》2月2日報導,預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本週訪華期間將會晤習近平。此行使他成為拜登總統內閣中首位到訪北京的部長級官員。
美媒《政客》(Politico)此前報導,布林肯將於2月5日、6日出訪中國。多名知情人士告訴《金融時報》,布林肯將在訪問行程中與習近平會面。在布林肯訪華前,拜登和習近平於去年11月在印尼巴厘島商定,他們應該找到穩定動盪的美中關係的方法。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預計在布林肯之後訪問北京,上個月她在瑞士蘇黎世與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舉行了會談。
預計,布林肯在訪華期間的會談將涉及俄烏戰爭、臺灣、北京迅速發展核力量、高科技出口限制和人權等問題。布林肯還將會見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新任外長秦剛。
曾在小布希政府中擔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東亞事務高級主任的學者韋德寧(Dennis Wilder)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習自從結束了災難性的清零政策後,顯然正在展開魅力攻勢,部分原因是為了說服美國企業不要將其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
今年9月,美中首腦預計會出席二十國集團(G20)新德里峰會,隨後11月在加州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前,中共部長們可能展開訪美。
專家:不預期布林肯訪華取得重大突破
一些專家對布林肯訪華取得重大突破不樂觀。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桑頓中國中心前主任兼高級研究員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告訴美國之音表示,布林肯訪問的目標是拜習巴厘島會晤達成的共識,主要包括防止關係不斷惡化而導致爆發衝突,但他不預期訪問會取得重大突破。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研究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認為不應對布林肯此行寄予過高期望。1月30日她表示,布林肯的訪問意在「推動重新構建美中關係的基礎,建立一些程序和機制,以便能夠處理好目前關係中的一些緊張。」
非黨派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高級中國研究員辛格爾頓(Craig Singleton)表示,中國似乎正對美國發起一波魅力攻勢(charm offensive)。「中(共)國政府臨時性的魅力攻勢似乎側重於從華盛頓對中國科技行業的監管攻擊中得到喘息之機,並為在當前的新冠疫情海嘯消退後刺激經濟打下基礎。」他在給美國之音的電郵中寫道。
《政客》報導稱,布林肯訪華正值美中在臺灣、貿易、人權等問題的立場愈發對立之際,這次訪問是對拜習會能否為更有成效的美中關係鋪平道路的考驗。
雙方接下來面臨的第一個障礙就是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春天訪問臺灣,迄今雙方對此都持強硬態度,中方強調勿觸碰臺灣紅線,麥卡錫則告訴媒體,中共沒有權力決定他什麼時間去什麼地方。
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局資深主任李侃如不預期美中關係在2023年會好轉。
前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視頻講話:美中之爭是意識形態之爭
就在布林肯訪華前,布林肯的前任蓬佩奧2月2日發表視頻講話說,強調美中之爭是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之爭,美國必須認真看待中共的威脅。
「長期以來,西方對共產主義意識形態重視不夠。我們沒有認真聽一聽中共領導人談論他們的意圖。」
「當習近平幾年前主持一場慶祝馬克思誕辰二百週年的會議時,他並沒有含糊其辭,在中共統治下,中國人沒有真正的生命權和私有財產權。中國沒有公民社會。相反,他們的政府將人民視為國家的財產。美國人仍然稱習近平為『主席』(president)---好像他是民主選舉產生的,就像臺灣總統蔡英文一樣。但習近平最重要的頭銜是中共總書記。中國人明白這一點,因為你活在其中。這是你們的現實存在。你們懂得習近平思想只是對舊的共產主義軟體的高科技更新。」
現任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的顧問蓬佩奧還說:「因此,美國人需要對我們用以擊敗共產主義的普世價值觀充滿信心。我們需要將這些普世價值傳遞給下一代。我們需要在從技術到貿易的所有方面與中國尋求對等和透明。這不僅僅是一場經濟、技術甚至軍事的競爭。這是一場思想的競爭。」
前國務卿最後以“我們終將獲勝。當我們這樣做時,美國人民和中國人民會因此而變得更好。”結束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