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池上18日發生芮氏規模6.8地震對全台造成影響。(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
【看中國2022年9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澤旭綜合報導)18日在臺東池上發生芮氏規模6.8地震,今天(19日)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持續公布的多起地震中,有一起規模達5.9級。氣象局推估,數天內還可能有5級以上餘震。
據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公布,今天早上10時7分45秒位於花蓮縣卓溪鄉發生芮氏規模5.9的地震,該地震深度為13.4公里的極淺層地震。
中央社報導稱,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目前氣象局斷定18日臺東池上規模6.8的地震為主震,17日臺東關山發生規模6.4的則是前震,而主震發生後3天內仍可能還有規模5以上的地震發生,一週內則還有規模4以上,若發生地震的規模愈小拖的時間可能愈長。
陳國昌解釋,在17日臺東關山發生規模6.4的前震後,原本認為餘震可能持續約1個月時間,但並非一直有非常密集的餘震。例如17日可能10分鐘就1次餘震,但這樣的頻率不會維持太久,通常接下來5天或1週左右,餘震頻率就會顯著下降。
另外,陳國昌提到,先前於2018年花蓮米崙發生的斷層地震,與本次臺東池上的地震類似,先有外海發生規模5.8的前震後,持續約1天多,接著規模6.3的主震,緊接著又出現規模5.9的餘震;不同之處為米崙斷層是破碎帶地震,當時餘震從一個構造誘發另一個構造,從海上到陸地,由北而南,時間拖得非常長。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前主任郭鎧紋則表示,18日的主震後出現後僅有5%機率再次出現規模為6的地震。
郭鎧紋在接受《東森新聞》訪問時指出,經統計,在臺灣發生規模6地震,之後再發生比原先規模6更大的機會,通常只有5%,『我們可以很安心說這是主震,只有大概20分之1會出現更大。』
但郭鎧紋表示,也有例外的可能,他舉例日本311大地震前夕、3月9日曾出現規模7.3的地震,當時已認定是主震,沒想到在2天後出現規模9.1地震。他認為,近期若再出現地震大大約就到規模6.3,將比規模6.4的前震稍微小一點。
陳國昌補充到,此次地震區域已有幾10年沒發生規模5.5以上地震,等於這幾10年來所累積的能量很大,所以才會出現如此規模的大地震。
統計臺灣今年規模6以上的地震已有8起,往年平均值為2.7到2.8起,氣象局地震中心課長陳達毅指出,今年高於規模6以上地震以多於平均值,若用數量來看,代表目前為地震的活躍期。
避震方式
日前消防署曾針對地震,分享在室內遇到時的避難方針,更指出「千萬不要慌亂逃出戶外」。
消防署提醒,地震搖晃時,應優先保護自己採「趴下、掩護、穩住」的動作,而非慌亂逃跑。如果就近有掩蔽物,應直接躲進去並保護頭頸部,躲避期間如果是在牆角或柱子旁等地方,應要小心附近的傢俱、電器、燈具、書櫃或貨架等;可躲在桌子下同時握住桌腳,形成防護。如所在處不安全必須移動,應採爬行方式並避免抬頭、觀望,盡速找到掩蔽物。